【招商】外资机构持续看好全球风险市场 政策与疫苗成关键支撑
外商投资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8日
当前全球风险市场在疫情反复与经济复苏交织中呈现复杂态势,外资机构普遍维持乐观预期。尽管欧美地区面临二次疫情冲击,金融市场短期波动加剧,但在主要经济体政策支持、疫苗研发进展及亚洲经济体率先复苏等因素支撑下,机构预计全球风险资产仍有上涨空间,这为各国招商引资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
一、全球经济复苏韧性显现,二次疫情冲击可控。2020年三季度,在主要经济体大规模纾困政策推动下,全球经济逐步走出新冠疫情初期的低谷,制造业和服务业PMI普遍回升,投资者风险偏好明显改善。然而进入2020年四季度,欧美多国遭遇二次疫情,新增病例数大幅反弹,部分国家重启封锁措施,经济下行压力骤增。2020年10月,欧美股市出现显著调整,美国三大股指均录得不同程度下跌,欧洲主要股指如德国、法国基准股指也经历较大跌幅。不过外资机构普遍认为,与2020年上半年疫情首次暴发相比,二次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将更为有限。一方面,企业已逐步适应疫情下的运营模式,远程办公、线上销售等新业态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各国政府和央行应对经验更为丰富,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避免了首次疫情时的恐慌性收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20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也指出,全球经济复苏虽面临放缓风险,但整体复苏态势未发生根本改变。
二、政策与疫苗成关键支撑,风险资产获有力背书。外资机构对风险市场的乐观预期,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全球政策支持力度和疫苗研发进程的信心。2020年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已推出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总规模超过10万亿美元,同时主要央行维持超低利率并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为市场提供了充足流动性。机构预计,为应对二次疫情带来的经济压力,欧美等经济体将进一步加大财政刺激力度,美国、欧盟等均在酝酿新的救助方案。此外,2020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疫苗研发取得积极进展,多个候选疫苗进入后期临床试验阶段,并陆续公布有效数据,这为2021年疫情得到控制、经济活动恢复正常提供了重要预期支撑。花旗集团指出,市场短期波动可能引发央行进一步政策干预,叠加财政刺激和疫苗落地预期,风险资产价格将获得持续支撑,下行空间有限。
三、区域市场分化加剧,亚洲资产吸引力凸显。在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区域分化特征日益明显。与欧美市场的波动形成对比,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经济体凭借有效的疫情防控和强劲的内需恢复,经济复苏步伐领先全球。2020年10月,中国A股市场表现稳健,沪深300指数延续上涨趋势,年初至今涨幅显著,持续跑赢全球主要股指。景顺表示,中国经济复苏强度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表现突出,工业生产、消费零售等核心经济指标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为资产价格提供了坚实基本面支撑。瑞银认为,中国经济的相对稳定性和持续复苏动能,将继续吸引全球资本流入,利好股市表现。除中国外,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也因疫情控制较好,经济数据逐步改善,亚洲开发银行预测,2021年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速将显著反弹,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四、机构策略偏向积极,逢低布局主线明确。基于对全球风险市场的乐观判断,外资机构普遍建议投资者采取积极布局策略。花旗集团在其2020年四季度投资策略报告中指出,尽管短期市场可能维持区间波动,但长期上涨趋势未改,预计到2021年底全球股市或有10%左右的上涨空间,建议投资者把握市场调整机会逢低布局。在区域配置上,花旗维持对美股大盘股的中性配置,同时继续超配全球及美国中小盘股,认为中小盘股在经济复苏后期弹性更大。对于亚洲市场,机构普遍看好其增长潜力,计划进一步增加对中国、韩国等国家的资产配置比例。景顺、瑞银等机构均表示,将持续加码中国资产,重点关注消费升级、科技创新等受益于经济结构转型的领域,认为这些板块有望在经济持续复苏中领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