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招商】北京外国语学院综合评价扩容 新增多个“一带一路”沿线语种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8日
北京外国语学院近年调整本科招生模式,以综合评价招生替代自主招生,2024年新增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种专业,旨在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及区域招商引资需求,为国际交流合作提供语言人才支撑。
一、招生模式的转型调整。学校自2024年起不再开展自主招生项目,转而推行综合评价招生。该模式在报名条件、材料初审、能力测试等环节的设置与原自主招生程序相近,且时间安排基本同步,但录取批次存在差异,综合评价招生安排在提前批进行,而原自主招生录取则在后续常规批次开展。据学校招生部门介绍,这一调整是为更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适配度,以适应新时代外语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专业设置的扩容升级。综合评价招生的专业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设有15个专业,2024年新增七八个专业,总数达到20多个,所有新增专业均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这些语种覆盖亚洲、欧洲、非洲等多个区域,包含部分以往开设较少的非通用语种,旨在填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中的语言人才缺口,服务国家在相关区域的人文交流、经贸往来等需求。
三、报考选拔的标准流程。综合评价招生对考生有明确的资格要求,参考2023年标准,考生高三第一学期学业成绩需处于年级同科类前10%以内,其中外语和语文成绩需位列同科类前5%以内;同时,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外语学习潜力,并对国别区域研究、经济文化交流等领域有浓厚兴趣。通过初审的考生须参加外国语言文化能力测试,测试形式为面试,包含外语口试和中文面试两部分,满分50分。最终录取时,高考成绩与综合评价测试成绩按7:3的比例合成总分,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2023年,全国共有2700多人报名,通过初审接近1200人,参加测试约1100人,最终录取270多人,整体竞争较为激烈。
四、语种建设的长远规划。学校在语种建设方面保持稳步推进,目前已开设72个外语语种,另有部分语种已完成审批流程。根据学校“十三五”规划,开设语种数量将突破100种,逐步构建覆盖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语种体系,为国家外交、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培养更多复合型、国际化的外语人才,助力国家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