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科技赋能双拥实践 首都军民融合创新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8日
北京市西城区在深化军民融合战略中迈出关键一步。七月下旬上午,全市首个科技双拥实践基地在普天德胜科技孵化器C客空间正式启用,标志着首都双拥工作进入科技赋能的崭新阶段。该基地立足科技创新资源优势,聚焦16个共建项目的精准实施,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科技资源与军营需求深度对接,构筑起军民协同发展的招商引资平台,为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融合注入新动能。
一、构建科技拥军创新平台
该基地选址于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内,依托北京市西城区高精尖产业生态资源,首次实现双拥工作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现场展示环节中,智能机器人编队通过实时协同算法完成高精度舞蹈表演;由10台工业级3D打印机组成的制造单元现场产出军用装备模型;VR历史场景还原系统则打造出沉浸式红色教育空间。此类技术展示不仅突显基地的科技属性,更验证了"技术+双拥"模式的可行性。运营方披露,基地已建立军事需求库与科技资源池的双向通道,形成技术供需动态匹配机制。
二、系统化共建项目体系
基地规划的16个核心项目形成三大功能模块:
1.科技赋能板块重点部署动态捕捉、无人系统开发等6项技术,其中VR军事训练平台可实现单兵战术模拟、战场环境仿真等专业训练
2.心理服务体系开设战时心理干预、压力管理课程,配备生物反馈训练舱等智能设备
3.智慧服务单元建设军营无人便利店、装备智能维保中心等设施,同步开发军事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项目实行分级推进机制,基础服务按月开展两次标准化活动,专项工程则按季度实施迭代升级。特别设立的军民技术转化中心,重点破解军用技术民用化、民用技术军用化的双向转化瓶颈。
三、创新资源对接模式
基地创造性地建立"三维联动"机制:
1.建设需求动态响应平台,通过加密通信网络实现官兵技术需求的即时采集
2.开辟军民两用技术中试产线,为科技企业提供军标验证环境
3.设立专项创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军用食品保鲜、单兵防护装备等20余个技术攻关方向
2024年的核心目标是将3D打印战地急救设备、智能营区管理系统等8项科技成果落地军营。值得关注的是,基地同步开发双拥服务数字平台,实现政策咨询、技术对接的线上全流程办理,显著提升服务响应效率。
四、打造长效发展机制
北京市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专项保障措施:在普天德胜园区开辟2000平方米专属场地,建立军方技术专员常驻机制;设立双拥科技创新引导资金;将基地纳入中关村科技服务体系统一管理。运营数据显示,首批已有32家高新企业进入军民协同创新名录库。根据规划,该模式将在2025年前向海淀区、丰台区等科技资源密集区域复制推广。
此次创新实践从根本上重塑双拥工作形态。通过搭建科技资源与军事需求的精准对接桥梁,既破解了传统拥军工作中技术供给不足的难题,又为科技企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形成"军事需求牵引技术创新、技术突破反哺战力提升"的良性循环。随着基地各类项目的深入实施,首都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正加速构建,为新时代双拥工作提供可复制的"北京方案"。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