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优化招商环境推进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8日
北京市全面实现建设工程电子招投标智能化转型,通过全流程线上操作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监管效能,为招商引资创造更优营商环境,助力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国家级数字化战略落地支撑
近年来,国家层面持续推动"互联网+招标采购"改革,明确要求2025年前建成全国统一的电子化招标体系。北京市响应政策导向,在前期市级平台试点基础上,统筹制定全域推广方案。
二、分阶段实施路径
2016年北京市率先完成市属工程项目招投标电子化试点;2017年3月出台《北京市建设工程电子化招投标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市级统筹、区域联动"推进机制;今年7月实现市区两级平台完全贯通,覆盖全市年均实施的数千项建设工程招投标项目。
三、平台功能核心创新点
电子签章技术保障全流程文件合法性,远程解密系统使投标人可异地参与,智能清标工具自动比对工程量清单,大数据分析平台实时监测围标串标行为。全过程无纸化操作使单项目平均减少文书印制费数万元。
四、全国首创"三覆盖"体系
区别于其他省市局部试点模式,北京市在领域维度覆盖施工、监理、原材料等全部采购类型,在管理层级贯通市区17个监管平台,在业务流程实现招标文件备案至合同归档的9个环节全链条电子化监管,填补行业空白。
五、风险防控机制升级
通过投标文件特征码识别技术追踪关联企业围标,建立企业信用与电子保函联动机制,研发智能评标辅助系统对异常报价自动预警。数据显示推行以来串标案件发生率下降明显。
六、市场主体获得感提升
某央企项目经理反馈:"投标环节从平均9天压缩至3天内完成,标书制作成本下降约80%"。监理单位通过共享数据库实时核验施工单位资质证书真伪,大幅降低人工审核工作量。
七、未来发展规划
北京市将推进区块链存证技术在评标定标环节应用,探索与税务系统对接实现中标信息自动核验。目前正研究跨省市电子招投标互认机制,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项目。
建设工程全流程电子招标体系的建成,标志着城市工程建设项目监管进入数字化新阶段。该模式通过规范市场秩序、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吸引高质量投资筑牢制度基础,其经验已列入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库。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