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招商】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北京建设项目全周期监管升级

招商项目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8日
北京市近期推出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举措,聚焦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在简化流程、压缩时限的同时创新性建立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督机制,通过精准的"贴身服务"推动项目高效落地,为招商引资工作注入新动能。这一系统性改革强化了部门协同与事中事后监管能力,确保项目从规划许可到竣工验收的全生命周期均处于规范有序的监督与服务框架之下。
一、审批做减法与服务做加法同步推进
为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部署要求,北京市在2024年密集出台政策组合拳。核心举措包括大幅精简前置审批事项、建立跨部门并联审批通道、优化技术审查流程。值得注意的是,政策特别允许部分专业性评价工作与施工进程同步推进,打破此前必须"先批后建"的固有模式。这一创新显著缩短了项目前期准备周期,帮助企业抢抓建设黄金期,平均为建设单位节省时间成本超30%,有效释放市场活力。
二、"贴身服务"体系构建全流程保障网络
作为监管创新的关键抓手,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在2024年新政中推出"贴身服务"机制,由该委建设工程核验处承担主体责任。服务启动于建设单位获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关键节点:
-建立专属监督档案,即时将企业承诺信息推送至协同监管部门
-开展常态化项目巡查,及时提醒履约并通报跨部门信息
-搭建应急处置通道,针对施工中的疑难问题启动多部门会商
该机制于3月15日起全面覆盖社会投资工程,目前已累计为182个新建项目提供动态跟踪服务,破解管线迁改、文物勘探等典型堵点问题67项,形成"前端放得开、后端管得住"的治理闭环。
三、四位一体监督维度确保建设不走样
全过程监督内容经科学设计,聚焦四个核心维度:
1.施工图审查合规性校验,确保设计文件与审批要求一致
2.环境评价等专项措施落地跟踪,防止承诺事项悬空
3.工程建设过程与规划许可的符合性核查,严控"批建不符"
4.土地出让合同履行审计,涵盖开竣工时限、投资强度等指标
通过这四维监管矩阵,既防止出现违法建设、擅自变更规划指标等问题,又同步防范企业因非主观因素导致的履约风险,实现规范管理与主动服务的辩证统一。
四、智慧监管平台赋能监督效能提升
创新采用"政府监管+专业服务"双轮驱动模式:
-投入专项资金购置第三方技术服务,委托专业机构承担图审复核等6类技术核查
-构建全过程监督信息平台,实时归集遥感监测数据、企业申报信息等28类数据源
-打通部门数据壁垒,实现执法检查信息、市场信用数据与监督体系的智能联动
技术赋能显著提升问题识别精准度,2024年上半年通过平台预警发现施工坐标偏移等问题21起,均成功在竣工验收前完成整改纠偏。
该监管服务体系既承继了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成果,又创新了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范式。通过将监管节点科学后移与服务触角主动前伸,在守住规划底线和土地管理红线的同时,显著增强了社会投资预期稳定性。据抽样调查显示,采用全过程监管服务的项目审批周期平均缩短58天,竣工验收通过率提升至98.2%,这一系统性制度创新持续为市场主体创造确定性强、预期稳定的发展环境。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