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招商】北京深化京津冀产业疏解政策助推三地协同发展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8日
北京市近期密集出台系列配套政策,加速推动非首都功能产业向天津、河北省有序疏解转移,旨在破解“疏得出去、落得下来”的关键难题,并通过机制创新促进区域深度融合。新政策体系涵盖投融资、财税优惠、平台共建及资质互认等关键领域,力求在招商引资新模式下,为区域产业格局重构注入强劲动力。
一、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精准赋能疏解项目
为缓解企业迁移成本压力,北京市自2023年起持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向疏解项目的倾斜比例,设立专项产业引导基金。重点举措包括:配合国家战略设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基金对符合方向的企业给予股权投资支持;引导商业银行建立绿色审批通道,对三地共建的交通枢纽、产业园区等重大基建工程优先保障信贷投放;明确支持迁移企业运用债券市场工具融资,2023年有多家制造业企业通过发行中期票据成功募集搬迁改造资金。
二、协同化财税政策破解跨区域迁移壁垒
税务领域推出突破性便利措施:对因疏解产生的资产评估增值、不动产过户等实行阶段性税收减免;针对跨省迁移企业最关切的资质延续问题,明确整体迁移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资格有效期内税收优惠自动延续,避免政策断档。2024年重点简化京津冀税务业务通办流程,实现纳税信用等级三地互认,迁移企业可在承接地直接办理留抵退税等业务,平均业务办理周期缩短约60%。
三、平台化载体建设提升产业承接质量
聚焦曹妃甸区、滨海新区等4个战略合作功能区,北京联合津冀两地强化载体共建:一方面升级现有产业转移承接平台,2024年规划新增3个专业化园区,重点配套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高端产业链;另一方面建立产值分计与利益共享机制,如共建园区产生的税收按各方投入比例分成,能耗指标可跨区域调剂使用。目前已有30余家企业通过该模式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实现产能协同布局。
四、互认化标准体系破除要素流通障碍
创新建立“一地认证、三地通行”的资质互认制度,覆盖生产许可、行业资质、检验检测等21类企业高频事项。例如某医疗器械企业生产基地迁移至河北后,产品注册证直接转入河北药监系统,省去重新审批环节。同时推动环保、消防等跨区域监管标准统一,确保企业在疏解过程中运营规范无缝衔接。
五、全周期服务保障强化企业落地信心
构建“迁移辅导—落地服务—成长赋能”的全链条机制:在前期设立京津冀产业转移服务中心,提供政策匹配和选址评估;迁移中由三地政府部门组建联合工作组,协调解决土地、用工等具体问题;后期依托区域创新联合体,为迁移企业提供技术升级服务。典型案例包括某生物制药公司将研发中心保留在北京市,生产基地整体转移至河北省后,通过京津冀临床试验资源共享平台快速完成新药投产。
新政策体系通过机制性突破显著提升了区域资源统筹效率。据统计,2023年北京市疏解升级制造业企业逾百家,津冀承接项目中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达76%,三地联合打造的氢能、机器人等跨区域产业链已初具规模,标志着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进入深度整合阶段。
一、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精准赋能疏解项目
为缓解企业迁移成本压力,北京市自2023年起持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向疏解项目的倾斜比例,设立专项产业引导基金。重点举措包括:配合国家战略设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基金对符合方向的企业给予股权投资支持;引导商业银行建立绿色审批通道,对三地共建的交通枢纽、产业园区等重大基建工程优先保障信贷投放;明确支持迁移企业运用债券市场工具融资,2023年有多家制造业企业通过发行中期票据成功募集搬迁改造资金。
二、协同化财税政策破解跨区域迁移壁垒
税务领域推出突破性便利措施:对因疏解产生的资产评估增值、不动产过户等实行阶段性税收减免;针对跨省迁移企业最关切的资质延续问题,明确整体迁移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资格有效期内税收优惠自动延续,避免政策断档。2024年重点简化京津冀税务业务通办流程,实现纳税信用等级三地互认,迁移企业可在承接地直接办理留抵退税等业务,平均业务办理周期缩短约60%。
三、平台化载体建设提升产业承接质量
聚焦曹妃甸区、滨海新区等4个战略合作功能区,北京联合津冀两地强化载体共建:一方面升级现有产业转移承接平台,2024年规划新增3个专业化园区,重点配套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高端产业链;另一方面建立产值分计与利益共享机制,如共建园区产生的税收按各方投入比例分成,能耗指标可跨区域调剂使用。目前已有30余家企业通过该模式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实现产能协同布局。
四、互认化标准体系破除要素流通障碍
创新建立“一地认证、三地通行”的资质互认制度,覆盖生产许可、行业资质、检验检测等21类企业高频事项。例如某医疗器械企业生产基地迁移至河北后,产品注册证直接转入河北药监系统,省去重新审批环节。同时推动环保、消防等跨区域监管标准统一,确保企业在疏解过程中运营规范无缝衔接。
五、全周期服务保障强化企业落地信心
构建“迁移辅导—落地服务—成长赋能”的全链条机制:在前期设立京津冀产业转移服务中心,提供政策匹配和选址评估;迁移中由三地政府部门组建联合工作组,协调解决土地、用工等具体问题;后期依托区域创新联合体,为迁移企业提供技术升级服务。典型案例包括某生物制药公司将研发中心保留在北京市,生产基地整体转移至河北省后,通过京津冀临床试验资源共享平台快速完成新药投产。
新政策体系通过机制性突破显著提升了区域资源统筹效率。据统计,2023年北京市疏解升级制造业企业逾百家,津冀承接项目中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达76%,三地联合打造的氢能、机器人等跨区域产业链已初具规模,标志着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进入深度整合阶段。
北京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北京招商】经济学家预期经济增速回升 物价水平保持上涨态势
2025-07-22
【怀柔区招商】怀柔会都动能强劲引领服务升级新格局
2025-07-22
【北京招商】家用新风机行业标准将发布 规范发展促进行业升级
2025-07-22
【北京招商】全国政协委员为北京市丰台区协同发展建言献策
2025-07-22
【招商】北京至雄安新区动车首发 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2025-07-22
【招商】北京新能源车目录即将落地 市场停滞待破局
2025-07-22
【大兴区招商】大兴万亩梨花盛放开启春季文旅新篇章
2025-07-22
【北京招商】省级经济数据披露 首都增速契合全国水平
2025-07-22
【招商】警惕虚假购票陷阱!农业嘉年华开幕在即专业人士教你识别"李鬼"网站
2025-07-22
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提速 招商引资热潮涌动
2025-07-22
【北京招商】暑运尾声出行拥堵增多 北京机场车站周边交通警示
2025-07-22
【北京招商】证监会规范三类股东问题提升新三板企业IPO路径
2025-07-22
北京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20242025年度通州区马驹桥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暨复审工作方案
2024-06-25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规范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张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8
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0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4-01-02
通州区永顺镇规范村级集体企业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2023-12-29
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3-11-29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编制说明
2021-11-01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