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招商】国企土地腾退赋能首都高精尖产业升级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8日
北京市持续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战略,在招商引资中引导国有企业将腾退土地资源转向高精尖产业领域,实现城市空间重构与产业能级跃升。金隅集团等国企通过转型实践,为首都构建"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中心"提供新动能。
一、全市疏解腾退土地统筹开发机制完善
2021年北京市出台《关于推进城市空间重构的实施意见》,明确建立"留白增绿"与"产业升级"双轨机制。2023年一季度,西城区金融街资本运营中心将原属批发市场的12万平方米地块改造为金融科技孵化器,入驻企业涵盖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石景山区首钢老工业区改造项目中,20公顷工业遗址转型为科幻产业集聚区,承接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
二、六大核心区域转型项目协同推进
海淀区中关村科学城北区整合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资源,在原建材仓储地块建设智能机器人创新基地,配套落地技术中试平台。朝阳区将原纺织厂改造为国际数字文化产业园,引入4K影像制作、元宇宙内容开发等企业。大兴区依托北京经开区政策优势,在生物医药基地拓展细胞治疗研发中心。顺义区航空产业园通过盘活老旧厂房,吸引无人机整机制造项目集聚。通州区城市副中心打造设计小镇,承接疏解央企的设计研发板块。丰台区丽泽商务区新增5G应用实验室集群。
三、招商引资政策精准匹配产业需求
2022年修订的《北京市新增产业禁限目录》为高精尖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对土地出让金实行"以投代补"政策。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入驻企业给予三年租金减免,并配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市属国企与海淀区政府共建2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重点支持集成电路、商业航天等硬科技项目。2023年上半年通过"全球招商合伙人计划"引进外资研发机构48家。
四、政策体系构建全周期支撑链条
市级层面出台《高精尖产业用地导则》,允许工业用地兼容15%配套服务功能。市规自委推行"弹性年限+先租后让"供地模式,科技型企业可享20年用地优惠期。市经信局建立"服务包"机制,对重点项目的环评、能评实施并联审批,审批时限压缩至15个工作日。2023年二季度推出"腾笼换鸟"专项贷,提供最长10年期、基准利率下浮10%的融资支持。
五、高精尖成果转化体系加速完善
北京市科委在腾退地块集中布局23个概念验证中心,2023年促成高校成果转化项目167项。中关村前沿技术创新中心在房山区改造老旧厂区,建成氢能燃料电池中试基地。昌平区生命科学园三期利用原农药厂地块,搭建基因治疗共性技术平台。怀柔科学城将原矿产加工区转型为太空实验室地面模拟基地,服务深空探测重大专项。
六、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成效显著
京能集团将门头沟矿区改造为生态修复示范园,配套建设光伏储能电站。京东方在亦庄开发区升级生产线,实现液晶面板制造废水零排放。全市高耗能产业用地再开发项目中,83%配套建设循环利用设施。2023年新建的12个特色产业园均获国家绿色建筑三星认证。
通过系统性土地资源重组,北京市已释放产业空间达38平方公里,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两大支柱产业产值突破万亿元。随着"三城一区"主平台承载力持续增强,土地要素供给正成为驱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为京津冀协同创新走廊建设提供战略支点。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