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招商】京豫鄂协作促一江清水润京华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8日
北京市持续深化南水北调对口协作体系,累计投入协作资金20亿元,以政策联动引导招商引资与民生工程协同推进,为水源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谱写了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篇章。
一、政策引领构建全方位协作格局
自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北京市依据国家部署出台专项规划,2016年正式实施《北京市南水北调对口协作"十三五"规划》,建立起"市级统筹+区县结对"双轨机制。全市16个行政区分别与河南南阳、邓州、西峡,湖北十堰、丹江口等16个水源区县市形成"一对一"协作对子,系统开展规划对接、项目库共建、人才联育等合作。
二、智力协作激活内生发展动力
聚焦水源区转型需求,北京市连续9年实施"智力反哺计划"。在教育领域,首都高校累计为河南湖北开办基层教师研修班120余期;医疗领域组织三甲医院专家开展巡回诊疗超300批次。2015年至2023年间,京豫鄂三地互派专业技术骨干1800余人次,其中北京向水源区输送环保、现代农业等领域专家逾500名;水源区千余名干部在首都功能区、科技园区完成驻点实训。
三、精准投入培育生态经济体系
依托20亿元协作资金支持的665个项目,重点打造"保水质·惠民生"示范工程。在河南淅川县,北京资金支持的智慧农业园引入滴灌技术,实现柑橘亩产提升40%同时减少化肥使用;湖北郧阳区建成的北京援建污水处理厂惠及12万居民。产业转型方面,南阳国家月季园、十堰新能源汽车配件产业园等23个协作项目已形成产业链集群效应。
四、协同机制提升招商引资实效
通过建立"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市场化机制,2018年北京首创"水源区投资服务包",集成审批代办、用地保障等18项措施。2021年举办的"南水入京·京企溯源"活动带动85家企业赴水源区考察,促成环保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加工等领域的37个产业项目落地。协作机制激活的社会资本投入呈现倍数效应,北京企业在丹江口库区投资建设的文旅综合体项目,既带动了当地就业又强化了库岸生态维护。
五、民生工程深化饮水思源情怀
在密云水库上游,延庆区与河北滦平共建的生态湿地成为拦污净水屏障;海淀区援助十堰郧西县新建的妇幼保健院年接诊量突破10万人次。通州区与河南西峡县联建的"南水北调纪念馆"入选全国科普基地,年接待研学团体300余批次,持续强化全社会的水源保护意识。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