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招商】北京房地产市场1-2月运行观察:供需调整中推进高质量发展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7日
2024年1-2月,北京市房地产市场在行业深度调整与政策引导下呈现阶段性特征,新开工与销售规模同比收缩,竣工环节结构性增长,开发企业资金压力显现。同期,北京市持续优化房地产领域招商引资环境,通过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推动市场向理性健康、高质量发展转型。
一、供给端:新开工规模收缩,竣工呈现结构分化
2024年1-2月,北京市商品房供给端呈现“开工降、竣工稳”的特点。受市场预期、资金安排等因素影响,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同比大幅下降,其中办公楼与商业营业用房新开工规模缩减尤为显著,反映出商业地产领域投资趋于谨慎;住宅新开工面积虽同比下降,但降幅小于非住宅类物业,显示房企仍优先保障住宅项目推进。竣工方面,全市商品房竣工面积同比小幅下降,但结构分化明显:住宅竣工面积实现微增,体现出“保交楼”政策持续发力下,前期在建住宅项目交付进程稳步推进;商业营业用房竣工面积同比增长近三成,主要受部分区域商业配套项目集中竣工带动,为消费场景升级提供硬件支撑。
二、需求端:销售市场低位运行,各类物业需求均受抑制
2024年1-2月,北京市商品房销售市场整体处于低位运行状态,销售面积同比下降超五成,各类物业销售均面临压力。住宅作为市场主力,销售面积同比下降逾五成,一方面受前期市场调整期积累的观望情绪影响,购房者入市节奏放缓;另一方面,部分区域房源供给与需求匹配度有待提升,影响成交效率。办公楼与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降幅更为明显,分别下降近七成和八成,反映出商业地产需求受宏观经济环境、企业扩张意愿等多重因素制约,市场去化压力较大。从区域看,核心城区凭借区位优势销售相对平稳,远郊区县市场恢复节奏较慢。
三、资金面:到位资金承压,自筹资金成为重要支撑
2024年1-2月,北京市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到位资金同比下降约两成,资金链整体承压。分渠道看,国内贷款同比小幅下降,显示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行业信贷支持保持稳健,但企业融资成本与门槛仍需关注;定金及预收款同比下降超三成,主要受销售市场低迷影响,购房者支付能力与意愿阶段性减弱,导致预售资金回笼放缓。值得注意的是,自筹资金同比实现增长,表明部分企业通过自有资金、股东注资等方式补充流动性,应对市场调整压力,也反映出企业在外部融资环境变化下,对内部资金调配能力的重视。
四、政策引导与转型:招商引资助力市场结构优化
面对市场阶段性调整,北京市持续通过政策引导与招商引资推动房地产市场转型。在保障性住房领域,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满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需求。在城市更新方面,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专业开发企业与运营机构,参与老旧小区改造、产业园区升级等项目,推动存量房产功能优化与价值提升。同时,北京市进一步优化房地产领域营商环境,简化项目审批流程,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为房企稳健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助力市场在调整中实现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