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北京非遗文创“海选”启幕 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融合促传承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5日
2017年,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尚创意设计大赛正式启动,通过面向全市“海选”优秀文创作品,推动传统非遗工艺与现代技术、时尚创意深度融合,吸引社会力量参与非遗活态传承,助力相关产业招商引资,促进非遗产品从“博物馆”走向市场,贴近寻常百姓生活。
一、大赛背景:激活非遗生命力的创新探索
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传统技艺、传统美术、民俗等多个领域。然而,部分非遗项目因长期依赖手工制作,工序繁复、耗时较长,导致产品制作成本居高不下,难以实现市场化普及,普通消费者难以接触和购买。为破解这一困境,推动非遗保护从“静态保存”向“动态传承”转变,2017年,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西城区文委共同发起此次以“民间瑰宝·魅力之都”为主题的设计大赛,旨在通过创意设计为非遗注入新活力,探索非遗活态传承的有效路径。
二、赛事设置:多元参与与市场转化并重
大赛面向全市所有单位及个人开放报名,无论是专业设计机构、文创企业,还是非遗传承人、高校学生及普通市民,均可参与。报名通道通过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官方微信平台开启,报名截止时间为2017年9月。赛事设置了多层次的奖励机制,除评选一、二、三等奖并给予相应奖励外,特别设立“最具市场应用转化潜力奖”3名。该奖项由非遗保护机构及文创企业共同提供专项应用性转化资金,支持获奖作品进行后续研发与生产,最终打造成具有北京特色的城市礼物进入市场流通。大赛活动周期从启动持续至2017年11月,期间还将配套举办非遗体验行动、非遗微纪录片展映、获奖创意展示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拉近公众与非遗的距离,提升社会对非遗保护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三、创新路径: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实践
大赛核心目标之一是推动传统非遗工艺与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据西城区文委介绍,以往许多非遗产品因坚持纯手工制作,虽然保留了技艺的原汁原味,但也面临成本高、产量低的问题。例如,部分传统戏剧头饰制作,需经过多道复杂工序,耗时数月甚至半年,成品价格较高,普通消费者难以负担。而通过引入电脑辅助设计、3D建模等现代技术,能够在精准还原传统工艺细节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大幅缩短制作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并实现标准化批量生产。这种融合不仅让非遗产品价格更加亲民,也能满足现代市场对产品实用性、时尚性的需求,使“老手艺”产出的“老玩意”以新面貌融入当代生活。
四、活态传承:从保护到传承的价值升华
此次“海选”文创产品是北京非遗保护工作践行“活态传承”思路的重要举措。政府通过搭建大赛平台,调动了广大青年创意者的积极性,让非遗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生活需求深度对接,不仅保护了传统技艺本身,更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和市场生命力。获奖作品通过专项转化资金支持进入市场后,将形成“创意设计—生产制作—市场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这一过程不仅能为非遗传承人带来经济收益,激励其坚守和传承技艺,还能吸引更多文创企业、社会资本关注并参与非遗产业发展,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赢。通过这样的方式,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是博物馆中静态的展品,而是成为能够走进日常生活、被大众感知和喜爱的“活”的文化符号,真正实现了“老技艺”的当代传承与发展。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