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北京构建“四向七通道”外电格局 助力大气治理与协同发展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5日
“十三五”期间,北京市为推动首都大气环境治理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新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7个外受电通道工程。这一工程通过招商引资整合区域清洁能源资源,构建以外部电力送入为主的受入型电网,提升外受电比例,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绿色电力保障。
一、外受电通道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北京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本地能源结构调整持续推进。2010年以来,北京逐步停用辖区内燃煤机组,明确不再新建大型电厂,同时为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排放,本地燃气电厂发电出力也将逐年减少。在此背景下,通过建设外受电通道引入外部清洁电力,实现“改输煤为输电”,成为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空气质量的关键举措。这不仅能减少本地能源生产带来的环境压力,还能促进京津冀区域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二、七大外受电通道的布局与建设进展
7个外受电通道按“东、南、西、北”四向布局,覆盖不同能源产地。东向通道主要加强与天津、唐山等沿海地区的电力联网,提升区域电力互济能力;南向通道对接河北、山西等地的清洁火电资源,保障基础电力供应;西向通道重点引入山西、陕西等能源基地的电力,其中蔚县电厂至门头沟500千伏送电工程是重要组成部分;北向通道则聚焦内蒙古等地区的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提高清洁能源占比。
以蔚县电厂至门头沟工程为例,该工程2018年8月开工,线路全长约168公里,其中北京段约58公里,分为8个线路段施工。由于线路途经区域地势险峻,铁塔多建于高山大岭,施工难度较大。建设中采用无人机放线技术,有效提升了导地线展放效率,平均每15天可完成一个线路段的施工,预计2019年底前完工。其他通道也按规划稳步推进,建设过程中普遍应用智能化施工手段,如机械化组塔、无人机巡检等,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三、外受电能力提升与能源结构优化成效
近年来,北京电网已逐步转型为受入型电网,外受电比例不断提升,目前已接近60%。随着7个外受电通道全部建成,到2020年,北京外受电比例力争达到70%左右,外受电能力将提升至3700万千瓦,较“十二五”末增长约一倍。
蔚县电厂至门头沟工程建成后,将新增受电能力300万千瓦,初期每年可增加外送电量50亿千瓦时。“改输煤为输电”模式不仅减少了煤炭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和污染,还能显著降低本地污染物排放。据测算,外受电比例每提升10个百分点,可减少本地燃煤消耗数百万吨,相应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对改善首都空气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四、服务重点项目建设与未来发展展望
北京城市副中心、冬奥会场馆、新机场等国家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对电力供应的需求不断增长。城市副中心作为行政办公新中心,电力需求具有高密度、高可靠性特点;冬奥会场馆建设明确要求使用绿色电力,外受电通道引入的清洁能源可满足赛事期间绿色电力供应需求;新机场作为超大型交通枢纽,投用后年用电量预计将达数十亿千瓦时,外受电通道将为其提供稳定电力支撑。
“十三五”期间外受电通道的建成,将进一步巩固北京作为区域电力枢纽的地位,推动京津冀电力互联互通,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能源保障,也为全国特大城市能源转型和区域协同发展提供示范。
一、外受电通道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北京清洁空气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本地能源结构调整持续推进。2010年以来,北京逐步停用辖区内燃煤机组,明确不再新建大型电厂,同时为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排放,本地燃气电厂发电出力也将逐年减少。在此背景下,通过建设外受电通道引入外部清洁电力,实现“改输煤为输电”,成为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空气质量的关键举措。这不仅能减少本地能源生产带来的环境压力,还能促进京津冀区域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二、七大外受电通道的布局与建设进展
7个外受电通道按“东、南、西、北”四向布局,覆盖不同能源产地。东向通道主要加强与天津、唐山等沿海地区的电力联网,提升区域电力互济能力;南向通道对接河北、山西等地的清洁火电资源,保障基础电力供应;西向通道重点引入山西、陕西等能源基地的电力,其中蔚县电厂至门头沟500千伏送电工程是重要组成部分;北向通道则聚焦内蒙古等地区的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提高清洁能源占比。
以蔚县电厂至门头沟工程为例,该工程2018年8月开工,线路全长约168公里,其中北京段约58公里,分为8个线路段施工。由于线路途经区域地势险峻,铁塔多建于高山大岭,施工难度较大。建设中采用无人机放线技术,有效提升了导地线展放效率,平均每15天可完成一个线路段的施工,预计2019年底前完工。其他通道也按规划稳步推进,建设过程中普遍应用智能化施工手段,如机械化组塔、无人机巡检等,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三、外受电能力提升与能源结构优化成效
近年来,北京电网已逐步转型为受入型电网,外受电比例不断提升,目前已接近60%。随着7个外受电通道全部建成,到2020年,北京外受电比例力争达到70%左右,外受电能力将提升至3700万千瓦,较“十二五”末增长约一倍。
蔚县电厂至门头沟工程建成后,将新增受电能力300万千瓦,初期每年可增加外送电量50亿千瓦时。“改输煤为输电”模式不仅减少了煤炭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和污染,还能显著降低本地污染物排放。据测算,外受电比例每提升10个百分点,可减少本地燃煤消耗数百万吨,相应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对改善首都空气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四、服务重点项目建设与未来发展展望
北京城市副中心、冬奥会场馆、新机场等国家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对电力供应的需求不断增长。城市副中心作为行政办公新中心,电力需求具有高密度、高可靠性特点;冬奥会场馆建设明确要求使用绿色电力,外受电通道引入的清洁能源可满足赛事期间绿色电力供应需求;新机场作为超大型交通枢纽,投用后年用电量预计将达数十亿千瓦时,外受电通道将为其提供稳定电力支撑。
“十三五”期间外受电通道的建成,将进一步巩固北京作为区域电力枢纽的地位,推动京津冀电力互联互通,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能源保障,也为全国特大城市能源转型和区域协同发展提供示范。
北京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招商】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携手西安经开区共建新能源技术创新园
2025-07-17
北京市政协推动新首钢振兴 助力招商引资新动能
2025-07-17
【招商】北京亦庄联合沪深交易所深化合作 助力科技企业融资发展
2025-07-17
北京“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促进招商引资驱动创新
2025-07-17
北京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 优化营商环境助招商引资
2025-07-17
【密云区招商】密云经开区全面部署“一带一路”论坛期间安全保障工作
2025-07-17
【北京招商】国家级知识产权评估认证机构在京投入运营
2025-07-17
【北京招商】中医创业孵化平台正式启动:多方赋能创新与大众创业
2025-07-17
经开区党员参访中关村展示中心促招商引资
2025-07-17
【通州区招商】通州携手城市电力推进副中心能源示范项目建设
2025-07-17
【北京招商】北京金融安全论坛聚焦风险防范 金融安全产业园引智聚力
2025-07-17
【北京招商】央企前10月利润增速五年同期最高 转型成效持续显现
2025-07-17
北京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20242025年度通州区马驹桥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暨复审工作方案
2024-06-25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规范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张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8
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0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4-01-02
通州区永顺镇规范村级集体企业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2023-12-29
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3-11-29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编制说明
2021-11-01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