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推进经济去杆杠 多部委联动共建长效新机制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9日
为强化统筹协同推进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提升区域招商引资竞争力,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牵头联合人民银行等17个部门正式建立部际联席会议机制。该机制聚焦市场化、法治化降杠杆路径,通过统筹政策资源、创新试点模式、强化区域协调,着力化解企业债务风险,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优化全国营商环境提供制度保障。
一、政策协同框架搭建
降杠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构建了层级高、覆盖面广的跨部门协作体系。其成员单位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等核心经济管理部门,同时纳入了中央宣传部、最高法院等法治保障机构,确保政策制定与执行形成闭环。该机制设立办公室于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季度会商、专项督办等形式实现部门深度协同,重点解决企业重组中涉及的土地确权、税费清算、跨区域协调等复合型难题。2023年三季度试运行期间,协调解决重点企业重组个案超20宗。
二、核心职责体系构建
政策工具箱系统整合。联席会议统筹开展《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工作指引》等12项配套规则制定,重点完善破产重整税收优惠、债转股评估定价等专项政策。市场化破冰行动启动。在上海浦东、深圳前海等区域设立债转股试点基地,建立企业资产负债"红黄蓝"分级监测体系,2023年推动股权融资规模同比增长34%。法治化信用约束强化。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平台建立债务违约联合惩戒机制,对恶意逃废债主体实施市场准入限制,首批312家企业纳入失信监管名单。区域协同服务深化。协调江苏省、浙江省建立长三角企业风险处置协同平台,为宁波舟山港、苏州工业园等重点区域定制债务化解方案。
三、制度创新突破点
多维度政策协同机制突破部门壁垒。建立金融财税政策协调评估小组,重点解决企业并购重组所得税递延、资产过户规费减免等政策堵点。市场主导型债务处置形成创新范本。在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首创"债委会+专业机构"重组模式,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帮助37家科创企业降低负债率超15个百分点。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风险穿透。开发企业债务风险雷达系统,对钢铁、房地产等重点行业实施月度扫描预警,累计向重庆市、广州市等重点区域推送风险提示函82份。区域协调机制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在广东省建立"金融法庭+资产管理公司"府院联动机制,东莞制造业集群企业平均融资成本下降1.2个百分点。
四、区域发展赋能成效
实体经济融资生态显著改善。债转股试点企业在青岛市、武汉市新增投资同比增长22%,资产负债率中位数降至55%合理区间。重点区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圳市前海自贸区建立跨境债务重组服务中心,区内企业获得国际银团融资规模突破200亿美元。招商引资引力效应显现。成都市通过建立重点企业债务化解绿色通道,2023年引进高端制造项目投资额同比增长38%。债务风险化解促进产业升级。唐山市钢铁企业通过市场化重组削减过剩产能800万吨,带动高端装备制造业投资占比提升至34%。
五、长效运行保障机制
政策解读传播体系全面构建。通过政策进园区专项行动,在杭州市、西安市举办降杠杆专题宣讲会46场,覆盖企业超6000家。效果评估问责机制落地实施。建立降杠杆政策实施效果三维评估模型,对郑州市、合肥市等重点城市开展年度专项督查。法治保障体系持续完善。最高法院出台破产案件简化审理规程,建立北京、上海、深圳三地专业破产法庭协作机制。信息共享平台迭代升级。优化企业债务信息统计监测系统,实现31个省区市风险数据实时归集。
当前多部委协同推进的降杠杆长效机制,通过政策工具箱创新应用、债转股试点深化拓展、区域协调精准发力,正在重塑企业债务治理新格局。随着联席会议机制向纵深推进,将在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融资结构、提振企业投资信心等方面持续释放改革红利,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筑牢风险防控底线。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