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创新平台30项前沿项目助力招商引资

京津冀经济圈 京津冀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8日
在2018年春夏之交,京津冀科学技术协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于北京召开项目发布推介会,集中展示30项涵盖高端制造、生态治理及民生技术的创新成果,凸显企业作为研发主体的核心作用,为区域招商引资与产业升级提供强劲动能。

一、京津冀协同创新平台深化成果转化机制
京津冀科学技术协会通过连续四年搭建的成果转化平台,已建立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本届推介会聚焦技术集成度高、产业化路径清晰的科技成果,其筛选标准涵盖技术成熟度、市场适配性及产学研融合深度,形成"发布-对接-孵化"闭环机制。京津冀三地科技主管部门协同制定技术评估与政策支持体系,缩短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周期。

二、三大技术集群引领产业变革方向
创新成果分为重大产业集成、转型升级促进和成果转移对接三大类别,呈现全产业链覆盖特征:
重大产业集成类涉及10项国家战略需求技术,如河湖污染底泥生态修复技术突破重金属固化难题,修复后土壤达到农用标准;模块化多关节机器人实现核心部件国产化,精度达0.02毫米。
转型升级促进类包含10项高端制造突破,以特殊材料闭式结构扭曲型腔零件的精密电火花加工技术为例,其加工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40%,在航空发动机叶片制造领域完成技术验证。
成果转移对接类的农业技术展现高附加值转化潜力,小麦加工副产物提取的功能性多糖纯度突破90%,建立农产品精深加工新模式。

三、企业主导研发重构创新生态
研发主体结构数据显示:30项成果中企业贡献13项,研究所与高校分别产出10项和7项。在重点推荐的7个高成熟度项目中,5项由企业独立研发。这种结构转型反映三个深层变革:
创新资源配置从学术导向转向市场驱动,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幅达15%;
科研院所承担基础研究与企业工程转化的"双轨并行"机制成熟,如花生低温压榨技术经高校理论突破后由企业完成中试;
市场机制促进创新链整合,RocBidge桥梁监测系统融合物联网企业硬件开发与土木工程研究机构算法模型,实现全生命周期管养。

四、平台长效机制释放区域创新动能
京津冀成果转化平台四年累计发布300余项技术成果,促成技术交易额超十亿元。本次30项成果呈现两个结构性升级:
技术转化周期压缩至18个月,较首期项目缩短30%;
智能制造与绿色技术占比提升至75%,与国家双碳战略高度契合。平台建立专家库评价、企业需求直报、金融机构跟投的三维服务体系,形成"京津冀科技创新走廊"的关键支点。未来将通过建立知识产权共享池、跨区域中试基地等举措,加速构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产业集群。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