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就业资源共享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6日
北京市以深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改革为抓手,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障碍,通过政策创新与服务升级,推动人才要素在城乡区域间高效流通,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招商引资注入新动能。
一、构建全域覆盖的四级服务体系
北京市建立"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联动机制,整合原分散于各区域的就业服务资源。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失业登记标准、职业指导流程、岗位对接系统,确保城乡居民享受无差别服务。重点打通远郊区域服务瓶颈,怀柔科学城、延庆冰雪产业园等新建园区同步配备标准化就业服务站,2023年已完成全市322个乡镇服务站点信息化升级。
二、服务对象突破户籍藩篱
在全国率先将常住外来人口纳入服务体系,持有社会保障卡的劳动者均可在居住地办理失业登记。2024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通州、大兴等城乡结合区域服务人次同比增长37%,其中非京籍劳动者占比达52%。初创企业、平台经济等新型用工主体被纳入服务范围,享受免费用工诊断和岗位匹配服务。
三、数字平台驱动精准匹配
依托市级就业服务云平台,形成"需求画像—智能匹配—动态跟踪"闭环系统:
1. 建立企业用工档案库,针对十大高精尖产业设置专属服务通道
2. 实施劳动者能力雷达评估,生成个性化职业发展方案
3. 开发就业困难群体动态监测模块,失业超过3个月自动触发帮扶机制
4. 搭建京津冀区域岗位共享池,累计发布跨区域岗位12.7万个
四、重点群体帮扶机制创新
针对低收入农户和就业困难人员建立专项援助计划:
- 城市公共服务岗位预留30%配额定向招聘
- 开发乡村管家、生态养护等新型公益性岗位
- 实施"一人一策"精准帮扶,2023年累计安置就业困难人员4.2万人
昌平区创新"民宿管家孵化计划",将农村劳动力培训与乡村旅游发展结合,实现就业转化率85%
五、企业服务能级全面提升
设立重点企业服务专员制度,对"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全周期用工保障:
1. 智能制造企业享受定制化技能培训补贴
2. 小微企业可获得灵活用工法律咨询
3. 跨国企业开通外籍人才服务绿色通道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试点"共享用工"平台,帮助43家企业调剂季节性用工缺口2700余人次
六、城乡人才双向流通机制
实施"乡村英才振兴计划",打破人才单向流动困局:
- 建立城市人才返乡创业数据库
- 开设农村合作社经营管理研修班
- 搭建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门头沟区打造"科技小院"模式,吸引126名高校科研人员驻乡创业,带动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发展
北京市通过构建全域协同、数字赋能、精准施策的现代就业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公共资源配置效能。服务体系改革助推人才要素市场化配置,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优化投资环境提供了制度保障,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随着服务触角向基层延伸,劳动者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渠道将更加多元畅通。
一、构建全域覆盖的四级服务体系
北京市建立"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联动机制,整合原分散于各区域的就业服务资源。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失业登记标准、职业指导流程、岗位对接系统,确保城乡居民享受无差别服务。重点打通远郊区域服务瓶颈,怀柔科学城、延庆冰雪产业园等新建园区同步配备标准化就业服务站,2023年已完成全市322个乡镇服务站点信息化升级。
二、服务对象突破户籍藩篱
在全国率先将常住外来人口纳入服务体系,持有社会保障卡的劳动者均可在居住地办理失业登记。2024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通州、大兴等城乡结合区域服务人次同比增长37%,其中非京籍劳动者占比达52%。初创企业、平台经济等新型用工主体被纳入服务范围,享受免费用工诊断和岗位匹配服务。
三、数字平台驱动精准匹配
依托市级就业服务云平台,形成"需求画像—智能匹配—动态跟踪"闭环系统:
1. 建立企业用工档案库,针对十大高精尖产业设置专属服务通道
2. 实施劳动者能力雷达评估,生成个性化职业发展方案
3. 开发就业困难群体动态监测模块,失业超过3个月自动触发帮扶机制
4. 搭建京津冀区域岗位共享池,累计发布跨区域岗位12.7万个
四、重点群体帮扶机制创新
针对低收入农户和就业困难人员建立专项援助计划:
- 城市公共服务岗位预留30%配额定向招聘
- 开发乡村管家、生态养护等新型公益性岗位
- 实施"一人一策"精准帮扶,2023年累计安置就业困难人员4.2万人
昌平区创新"民宿管家孵化计划",将农村劳动力培训与乡村旅游发展结合,实现就业转化率85%
五、企业服务能级全面提升
设立重点企业服务专员制度,对"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全周期用工保障:
1. 智能制造企业享受定制化技能培训补贴
2. 小微企业可获得灵活用工法律咨询
3. 跨国企业开通外籍人才服务绿色通道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试点"共享用工"平台,帮助43家企业调剂季节性用工缺口2700余人次
六、城乡人才双向流通机制
实施"乡村英才振兴计划",打破人才单向流动困局:
- 建立城市人才返乡创业数据库
- 开设农村合作社经营管理研修班
- 搭建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门头沟区打造"科技小院"模式,吸引126名高校科研人员驻乡创业,带动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发展
北京市通过构建全域协同、数字赋能、精准施策的现代就业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公共资源配置效能。服务体系改革助推人才要素市场化配置,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优化投资环境提供了制度保障,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随着服务触角向基层延伸,劳动者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渠道将更加多元畅通。
北京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沪深科技创新引领新兴服务贸易新跨越
2025-09-06
海淀京西稻糙米免费赠送惠及首都市民
2025-09-06
海淀中关村教育企业共建产业联盟平台
2025-09-06
海外院士齐聚怀柔科学城共绘科创蓝图
2025-09-06
东花市双微平台助力经济普查精准触达
2025-09-06
大兴长子营新能源物流车抢占市场高地
2025-09-06
德江高家湾生态产业融合激活振兴之路
2025-09-06
房山区与市经信委共促产业发展新合作
2025-09-06
昌平区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2025-09-06
北京经开区高质量招商赋能发展新征程
2025-09-06
北京经开区国产机床国际竞争谋新突破
2025-09-06
北京开发区年终总结会共谋发展新篇章
2025-09-06
北京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20242025年度通州区马驹桥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暨复审工作方案
2024-06-25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规范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张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8
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0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4-01-02
通州区永顺镇规范村级集体企业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2023-12-29
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3-11-29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编制说明
2021-11-01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