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探索市场化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6日
北京市围绕科技体制改革深化招商引资策略,通过建立企业研发中心支持体系、创新技术评价机制及优化准入监管环境,加速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强化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
一、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打通技术转化堵点
北京市在2016年重点推动央企与民营企业联合组建高水平研发平台,聚焦集成电路、新材料等领域的共性技术攻关。此类平台采用"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由企业主导研发方向,高校提供基础研究支持,政府配套土地、税收等政策激励,首批试点覆盖生物医药设备、量子通信组件等20余个产业化项目。此举旨在破解技术供给与企业需求错配问题,缩短科技成果工程化周期。
二、市场评价机制激活中小企业创新动能
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北京市推出"技术创新能力指数"评价体系,从专利质量、市场前景、团队构成等维度量化评估项目价值。评估结果直接衔接市级科技创新基金投资决策,对优质项目提供无抵押信用贷款,单个项目最高支持额度达500万元。同步建立首购首用风险补偿机制,政府优先采购创新产品并承担首年使用风险的30%,降低市场接纳新技术的门槛。
三、中关村试点破除新业态制度壁垒
依托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权,中关村示范区在2016年启动四项制度改革:建立"创新产品准入清单",对智能网联汽车、医疗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实行备案制管理;试行"一业一证"商事登记,将科技服务类企业审批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构建国际互认的生物医药研发数据平台,临床实验数据跨境复用效率提升50%;设立外籍人才创业绿色通道,允许持永久居留证人员创办科技企业。这些措施为新业态发展扫清制度障碍。
四、重点领域布局抢占科技制高点
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北京市在脑科学、第三代半导体等前沿领域部署产业化平台。脑科学专项重点推动类脑芯片与阿尔茨海默症早筛技术的临床转化;半导体产业基金以1:3比例撬动社会资本,建设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中试基地;氢能技术路线图明确催化剂、储运装备等10个产业化节点。通过"研发代工"模式,科研机构承接企业委托研发任务,已有3个能源项目实现专利许可收入超亿元。
科技服务能力提升方面,北京市整合全市37个技术交易平台数据建立成果转化数据库,配套技术经纪人培训体系,2016年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582项,技术合同成交额中企业买方占比首次突破75%。这些市场化手段推动北京科技创新从"实验室领先"转向"产业主导"的新阶段。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