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创中心建设擘画创新发展新蓝图

科技创新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6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聚焦北京全球科创中心发展路径,强调通过制度创新与开放合作激发创新动能,为高质量招商引资构建战略支撑。该部署从基础研究突破、关键产业技术攻关、区域协同创新到体制机制改革提出系统性方案,将加速创新资源向首都汇聚,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核心引擎。
一、强化基础研究策源功能是科技创新的根基
北京拥有全国顶尖的高校院所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怀柔科学城已布局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等5个大科学装置,生命科学研究所等新型研发机构在基因编辑等领域取得原创突破。下一阶段将重点支持数学、生命科学等前沿学科发展,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攻关脑科学、量子信息等战略方向。通过建设世界一流的新型研发机构矩阵,打通"从0到1"的原始创新路径,为产业变革储备基础理论成果。昌平生命谷、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等创新载体将持续优化基础研究支撑体系。
二、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增强国际竞争力
瞄准智能制造领域,依托亦庄高端制造基地推动工业母机、工业软件等关键技术突破。在生物医药领域,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着力完善基因治疗、AI制药等创新链条。节能环保产业依托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加速碳捕集技术转化。通过建设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形成"产学研用"全链条创新联合体。重点扶持专精特新企业技术攻关,在第三代半导体、高端医疗设备等领域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技术标准。
三、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以"北京研发-津冀转化"模式为牵引,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累计培育科技企业超350家,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新增注册企业3000余家。三地共同设立150亿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推动技术市场互通互认。雄安新区重点承接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未来产业,曹妃甸示范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通过联合举办世界机器人大会等国际性展会,搭建全球创新要素导入通道,2023年京津冀地区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8000亿元。
四、深化中关村改革经验突破制度瓶颈
全面推广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已有700余项专利实现转化。优化外国人才工作许可办理流程,建立积分制人才评价体系,扩大国际人才社区建设范围。在自动驾驶、无人机等前沿领域建立包容审慎监管机制,设立新技术新产品首购首用风险补偿资金。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构建覆盖种子期到成长期的全周期资本支持网络,科创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规模已达百亿级。
五、完善创新生态激发市场活力
加快建设集成电路设计、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共性技术平台开放共享。深化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试点,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体系。培育技术经理人队伍,搭建京津冀科技成果协同转化平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试点科技创新型企业所得税优惠,扩大加计扣除政策覆盖面。通过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场景应用示范区,加速创新成果商业化落地。
六、构建开放创新格局提升全球影响力
推动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支持跨国企业在京设立全球研发中心。深化"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建立跨境技术转移中心网络。提升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关村论坛等国际平台的创新要素配置功能。加强国际科技组织引进,积极参与大科学计划和工程。在数据跨境流动、跨境研发合作等领域探索制度型开放措施,构建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枢纽节点。
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正在重塑国家创新体系的空间布局。通过原始创新策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区域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突破四维发力,将加速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集群"的全链条发展格局。这一战略部署既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举措,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实践路径。随着创新生态的持续优化和全球资源的深度整合,首都科创中心将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劲的核心支撑。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