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同财政金融政策 为实体经济注入稳进动能

金融业 实体经济 财政资金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6日
今年以来,各地通过优化财政金融协同机制、深化减税降费、强化小微企业支持等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招商引资,推动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一、宏观政策协同发力,筑牢经济稳定基础
保持经济稳中向好态势,关键在于强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联动,形成服务实体经济的合力。近年来,宏观政策始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货币政策保持合理充裕,共同为实体经济营造稳定的发展环境。财政政策在加大支出力度的同时,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通过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引导资源向实体经济倾斜;货币政策则通过灵活运用多种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两者协同发力,既稳定了宏观经济大盘,又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持续动力。
二、深化减税降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减税降费是积极财政政策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政策持续加力,着力为市场主体减负纾困。政策导向逐步从总量调控转向结构性优化,更加注重精准性和有效性,覆盖制造业、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通过实施增值税留抵退税、减免小微企业税费、降低社保缴费比例等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同时,政策实施更加注重综合效应,不仅关注经济增长,还兼顾就业、民生等社会领域,通过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岗位,促进居民收入增长,进而扩大内需,形成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三、精准支持小微企业,畅通经济循环末梢
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就业、活跃市场、推动创新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各地建立“几家抬”工作机制,统筹货币政策、监管政策、财政政策和营商环境优化等多方面力量,形成支持合力。加快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推动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发挥作用,扩大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担保覆盖面,降低担保费率。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基于小微企业经营数据开发信用贷款产品,提高融资便利性。支持政策注重商业可持续性,在满足金融机构成本覆盖和风险防控要求的前提下,确保政策红利真正惠及小微企业,帮助其渡过难关、发展壮大。
四、推动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经济发展质效
保持经济健康发展,需要推动资源向高效领域集中,避免无效配置。坚决出清“僵尸企业”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推动低效企业退出市场,释放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资源,用于支持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和新兴产业。在地方融资平台管理方面,坚持市场化原则,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平台公司的经营状况和项目收益,合理满足融资需求,严禁“拉郎配”和摊派行为,防止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向金融系统转移。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增强发展新动能,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强化政策落实机制,确保红利直达市场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落实,为确保各项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各地建立健全政策落实机制。加强部门协同,财政、金融、税务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完善政策宣传解读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向市场主体宣传政策内容、申请流程和办理方式,确保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建立政策效果评估反馈机制,定期跟踪政策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完善政策,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对政策落实不力、截留挪用政策红利等行为严肃追责,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
六、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实体经济吸引力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各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务服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推行“一网通办”“一窗受理”,提高办事效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规范涉企收费,清理不合理收费项目,减轻企业负担。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对各类市场主体的吸引力,促进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七、支持产业升级,培育实体经济新动能
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财政政策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的信贷支持,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等金融产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同时,支持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通过技术改造专项资金、融资贴息等政策,帮助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八、扩大内需市场,为实体经济提供广阔空间
内需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扩大内需市场有助于为实体经济提供稳定的需求支撑。财政政策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促进消费等措施,扩大内需规模。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交通、水利等重大项目的投资力度,既拉动当前需求,又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实施消费补贴、消费券等政策,提振居民消费意愿,释放消费潜力。货币政策支持消费信贷发展,降低消费信贷利率,满足居民合理消费融资需求。通过扩大内需,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广阔市场空间。
九、加强风险防控,为实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实体经济发展离不开稳定的金融环境,加强风险防控是保障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健全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风险排查,及时发现和处置风险隐患。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审慎监管,防止金融风险跨市场、跨区域传递。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通过加强风险防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金融环境。
十、推动绿色发展,拓展实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绿色发展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各地积极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拓展实体经济发展新路径。财政政策设立绿色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绿色能源、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展;实施绿色税收政策,对节能环保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加大税收调节力度。货币政策发展绿色金融,推出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金融产品,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产业倾斜。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为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上述多方面举措的协同推进,各地正持续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稳中向好,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未来,随着各项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深化,实体经济将不断增强发展韧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持久的动力。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