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纺联助力纺织企业拓展埃塞俄比亚工业园区投资新机遇
纺织业
制造业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5日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近期积极推动国内纺织企业在非洲开展招商引资与产业合作,通过搭建跨境服务平台、强化产业链对接等方式,引导企业把握非洲新兴市场机遇。这一举措将促进中非纺织业形成资源互补,助力构建从原料种植到终端销售的完整产业体系。
一、非洲纺织业发展潜力获专业机构认可
专业机构调研显示,非洲大陆棉花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近8%,其中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等国的棉花品质达到国际标准。2023年举行的中非纺织产业论坛上,与会专家指出,非洲服装消费市场年均增长率保持在5%以上,但本土纺织产能仅能满足40%的需求,存在显著市场缺口。
二、产业链互补性驱动中非合作升级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2022年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对非纺织品出口额较五年前增长34%,同时从非洲进口的棉花等原材料增长21%。在肯尼亚蒙巴萨自贸区,已有中国企业投资建设纺纱、织布一体化工厂,并配套建设物流仓储设施,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三、跨境服务平台化解投资风险
针对非洲地区产业配套不足的现状,相关机构建立了投资风险评估系统,收录了12个非洲国家的劳工政策、电力供应等关键数据。2021年以来,该系统已为30余家中国企业提供属地化法律咨询和用工培训服务。
四、创新模式提升产业附加值
在科特迪瓦阿比让工业园,中资企业采用"原料本地化+技术转移"模式,将传统纺织加工与数字印花技术结合,使产品溢价能力提升25%。这种模式正在尼日利亚拉各斯等地的产业园推广实施。
五、可持续发展成为合作新方向
部分先行企业已在摩洛哥建设太阳能供电的纺织工厂,每吨纺织品碳足迹降低18%。2023年新启动的绿色纺织合作项目,计划在三年内帮助非洲国家建立纺织废弃物回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