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养老巨头汇聚北京寻求合作 养老服务展聚焦全球招商机遇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4日
在北京市举行的养老服务博览会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0余家企业机构积极参展,招商引资进程活跃,旨在展示国际先进经验并与本地伙伴合作,探索中国老龄市场的广阔前景。面对中国老年人口突破亿级关口的需求增长,外国企业纷纷推介技术和服务,期冀通过这一平台开拓业务,助力中国养老产业发展。
一、 中国养老市场的规模潜力持续凸显。基于权威数据统计,中国已成为全球首位老年人口超亿的国家,相关需求持续攀升。老龄化率快速上升带动了对医疗、照护和养老设施的高需求,政府出台系列政策鼓励民间投资,养老市场被视为蓝海领域。国际企业注意到中国在失能老人、认知症护理等方面的缺口,结合本国经验提供解决方案,通过博览会契机深化市场渗透,参与中国养老体系的构建与升级。
二、 博览会吸引全球养老领军机构集体亮相。此次展会国际展区人气高涨,日本参展企业占比显著,展示从认知症护理到居家养老服务等多领域技术;法国企业以组团形式参展,推介养老机构运营模式和人才培养项目;来自美国、意大利、英国、丹麦、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品牌企业携建筑规划、康复设施等方案参展。活动期间共开设16个专题论坛,聚焦医养结合和社区养老模式优化,中外专家共同探讨可持续路径,推动国际经验本土化应用。
三、 外国养老企业的中国布局策略各异。日本某企业在北京设立专业认知症护理机构,模拟家庭氛围辅助老人自立生活;法国某集团在西安市开设老年养护院后,未来计划在华扩展多所设施;荷兰企业聚焦建筑设计领域,在成都市推进养老中心项目,强调环境友好理念;法国另一品牌已在南京市开设医养中心,后续计划拓展至北京市。这些案例反映国际企业针对不同地域需求制定长期投资规划,注重技术输出与人才培养。
四、 养老服务领域的合作模式不断创新。外国企业与中国机构在培训、标准制定及设施运营上加强协作,论坛讨论强调以社区为基础整合资源,例如认知症护理单元设计借鉴日本经验,建筑规划融合荷兰技术。市场调研显示,国际品牌的进驻将促进服务多样化和质量提升,而中国本土企业在接受培训后能更高效承接需求,实现互补共赢。未来,投资将倾向智慧养老和人文关怀结合领域,确保可持续增长。
五、 养老服务产业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国际参与加速服务升级,但需适应中国老年人支付能力和文化偏好,避免技术"水土不服"。政府报告强调养老床位缺口需外资补充,同时保护本土创新;企业反馈显示,法规透明和人才储备是关键瓶颈。展望后期,外国资本将继续聚焦经济发达区域如北京市和南京市,通过博览会平台强化区域协作,促进全球养老理念融合与市场健康发展。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