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筑巢引凤构建互联网+创新高地 加速打造国家级双创标杆
创新创业
互联网
营商环境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4日
大兴区借力全国双创周亦庄分会场平台,通过展示30余家原创设计品牌及前沿科技产品强化产业吸引力,同时首次发布《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意见》,明确以招商引资为核心抓手,推进2020年前建成20万平方米国家级“互联网+”创新创业示范区,目标成为全国现代服务业与双创示范基地的领航标杆。
一、政策框架驱动产业生态升级
大兴区以《意见》为纲领,系统性整合土地资源、产业布局与制度创新。依托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临空经济区及特色园区三大载体,重点发展航空服务、金融科技、跨境电商等高附加值产业。政策首次提出构建“国际标准营商环境评价体系”,通过通关便利化、跨境资本流动试点等机制,提升区域对外开放能级,强化对国际创新企业的吸引力。
二、空间载体建设聚焦功能聚合
示范区采用“一核多园”空间架构:
- 核心引擎区:规划12万平方米智慧办公集群,集成5G覆盖、边缘计算数据中心等新型基建,适配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企业需求。
- 产业协同带:布局6万平方米实验转化基地,覆盖生物医药中试平台、氢能研发中心等硬科技领域。
- 配套服务区:规划创新学院、国际人才社区及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形成“创新孵化—资本对接—市场拓展”全链条服务。
三、双创培育体系强化产业纵深化
政策提出“三级孵化加速机制”:
1. 基层众创空间推行“备案制管理”,支持老旧厂房改造为低成本共享实验室,目前全区网络化众创空间达26家,入驻初创企业超300家。
2. 中段专业孵化器聚焦垂直领域,对入驻企业给予三年租金减免,首批授牌集成电路设计、航空电子等4家专业型加速器。
3. 高端平台引入国际创新资源,现已启动中德智能制造联合实验室、中日韩数字贸易服务中心等跨境合作项目。
四、产业融合创新激发乘数效应
通过“双向赋能计划”打破产业边界:
- 科技文化融合工程:设立5000万元引导基金,支持VR文旅装备、数字出版等领域技术商业化,区内文化科技融合企业年营收增速达28%。
- 现代农业创新实验区:在庞各庄镇建立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推广“物联网+订单农业”模式,带动12家农业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5%。
- 高端制造升级计划:推动奔驰新能源配套园、航天九院智能装备园等8大项目落地,建立“研发—测试—量产”闭环体系。
五、资本赋能构建可持续发展引擎
设立差异化扶持政策矩阵:
- 早期项目:成立2亿元天使引导基金,联合市场化机构实施“风险共担”跟投机制。
- 成长企业:推出“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通道,支持企业以专利质押获取低成本资金。
- 规模企业:提供最高3000万元上市辅导补贴,重点培育科创板及北交所后备企业库。
六、辐射效应激活区域协同动能
依托大兴国际机场枢纽优势,构建“双港—双区”联动机制:
- 临空经济区引入保税研发、跨境数据流动试点政策,吸引菜鸟国际数字供应链中心等8个龙头项目签约。
- 京南物流基地升级智慧仓储系统,带动京津冀区域物流成本降低18%。
- 与中关村共建“南北创新走廊”,实现165项科技成果在大兴转化落地。
大兴区通过政策、空间、资本三维协同,正加速从单一产业聚集区向创新生态系统跃迁。随着示范区建设进入实施阶段,其形成的制度创新成果与产业培育模式,将为全国区域经济转型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