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推进垄断行业成本监管创新 助力营商环境优化与招商引资

营商环境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4日
近年来,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日益凸显,垄断行业成本监管成为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国家发改委近期明确表示,将强化对电力、天然气、供水等自然垄断环节及公用事业领域的成本监审,通过建立专业化核算制度,规范企业定价行为,为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进一步释放招商引资吸引力。
一、垄断行业成本监审的制度化探索
2023年以来,国家发改委推动成本监审从阶段性工作转向常态化机制,重点针对网络型基础设施和公益性服务领域。这些行业因天然垄断属性易导致价格扭曲,传统监管模式难以精准识别不合理成本。新机制通过“准许成本+合理收益”原则,结合动态审核工具,剔除企业财务报表中的超额费用。例如,某沿海城市在燃气定价审核中,通过第三方评估核减了约12%的虚高运维成本,直接降低终端用户支出。
二、构建全链条监管技术体系
为提升监审专业性,多地试点整合大数据分析与专家智库资源。北京市在2024年率先建立跨部门成本数据库,归集了能源、交通等行业的数万条成本指标,通过算法模型自动比对异常数据。同时,引入国际通行的管制会计准则,避免企业通过会计手段转移利润。这种技术赋能既压缩了人为操作空间,也为中小城市开展同类工作提供了标准化模板。
三、成本约束激励双向发力
监管并非单纯限制利润,而是引导企业优化运营。长三角某园区在污水处理定价中试行“效率奖惩机制”,对主动采用节能技术的企业给予3%-5%的收益加成。2022至2023年,该园区企业平均能耗下降8%,显示政策对技术创新和资源节约的正向驱动。此类实践将被纳入全国性监管框架,形成可复制的改革经验。
四、深化国际合作与制度衔接
我国正参考欧美发达国家在铁路、电力等领域的监管案例,研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成本分摊规则。例如,针对跨国能源企业的跨境输配成本,拟采用分区域核算方法,防止重复计价。这一举措有助于消除外资企业在华投资时的制度壁垒,增强重点领域招商引资竞争力。
未来,随着成本监审制度全面覆盖垄断行业,我国政府定价透明度与公信力将持续提升。这不仅关乎民生福祉,更是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保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