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优化境外所得税收政策 企业跨境投资税负再降
外贸进出口
税收政策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4日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国家相关部门近日出台政策完善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制度,通过引入综合抵免法和扩大抵免层级,助力企业减轻境外税负,提升招商引资质量与全球资源配置效率。
一、政策调整的时代背景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我国企业境外投资呈现规模化、多元化发展态势,投资区域从传统市场向新兴经济体延伸,投资模式涵盖绿地投资、跨国并购、产业链整合等多种形式。在此背景下,原有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政策在实践中逐渐显现适应性不足问题,主要表现为跨国经营企业的抵免需求与现行政策框架存在一定差距,亟需通过制度创新破解企业发展瓶颈。
二、分国抵免法的局限性分析
原政策采用的分国抵免法,要求企业按国别分别计算抵免限额,导致在不同税率国家(地区)投资的企业面临抵免资源分配不均问题。部分企业因在高税率国家产生的超限额抵免无法调剂使用,同时在低税率国家的抵免限额未能充分利用,形成“抵免孤岛”现象。此外,三层抵免层级限制难以满足企业构建复杂跨境投资架构的现实需求,尤其对于需要通过多层中间控股公司进行区域管理或融资安排的企业,部分合理税负无法纳入抵免范围。
三、综合抵免法的创新价值
此次政策创新赋予企业抵免方法选择权,允许企业在分国抵免法与综合抵免法之间自主选择。综合抵免法通过合并计算全球境外所得的抵免限额,有效平衡不同国家(地区)间的税负差异,实现“以丰补歉”的政策效果。政策明确企业选定抵免方法后5年内保持稳定,既保障税收政策的确定性连续性,又给予企业充分的税务筹划空间,有助于提升跨国经营的税务管理效率。
四、抵免层级扩容的实践意义
政策将境外所得税收抵免层级由三层扩大至五层,顺应了现代跨国企业集团化、链条化的组织架构特点。五层抵免架构可覆盖企业通过区域总部、财务中心、研发基地等中间层企业进行的跨境投资,使更多符合商业实质的境外经营税负获得抵免资格。这一调整特别利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能源、基建、制造业企业,其复杂投资链条中的合理税负将得到更充分的抵免覆盖。
五、政策协同效应的系统构建
该政策是落实国务院促进外资增长系列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所得税优惠推广、境外投资者利润再投资递延纳税等政策形成协同效应。三项政策同步自2017年起实施,构建起“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税收支持体系,既鼓励外资企业扎根发展,又支持本土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形成双向开放的税收政策格局。
六、税收中性原则的坚守与体现
政策调整始终坚持限额抵免的基本原则,在减轻企业税负的同时确保国家税收权益。综合抵免法下,企业抵免额仍以境内外所得按我国税法计算的应纳税额为上限,避免出现税收利益的过度让渡。这种制度设计既尊重国际税收惯例,又符合我国税收征管实际,实现了企业减负与税基保护的平衡。
七、对跨境投资决策的积极影响
政策实施后,企业在制定境外投资战略时将获得更大的税务确定性。综合抵免法的灵活性有助于企业优化全球投资布局,减少因国别税率差异导致的投资决策扭曲。抵免层级的拓展则降低企业跨境架构设计的税务成本,鼓励企业通过合理的中间层安排提升资金调度效率和风险管控能力,增强在国际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八、企业税务管理的应对建议
面对政策调整,企业应加强境外税务合规体系建设,重点关注以下方面:一是结合自身投资布局特点,审慎选择适用的抵免方法,建立长期税务规划机制;二是完善跨境投资台账管理,确保各层级企业的股权结构、利润分配、税款缴纳等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三是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协作,充分利用税收协定网络和相互协商程序,妥善解决跨境税务争议。
九、政策实施的配套保障措施
为确保政策落地见效,相关部门将完善税收征管配套制度,包括细化五层抵免的具体判定标准、优化抵免计算申报流程、建立跨境税收信息共享机制等。同时,税务部门将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的政策辅导,通过编写操作指引、开展专题培训等方式,帮助企业准确理解和适用政策,提升政策执行的精准度与便利度。
十、助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政策的完善,是我国税收制度适应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通过减轻企业跨境经营的税收负担,有利于推动更多优质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政策实施后,预计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税收治理中的话语权,为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税收秩序贡献中国方案。
十一、国际税收规则的衔接与创新
此次政策调整充分借鉴国际税收征管惯例,在抵免层级设置、方法选择等方面与主要经济体制度安排保持兼容。同时,结合我国“走出去”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制度创新,特别是五层抵免架构的设计,在国际上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体现了我国税收政策在促进对外投资方面的主动性与前瞻性。
十二、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政策红利将对重点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跨国企业可依托综合抵免法优化全球资源配置,中西部地区的外向型企业则能借助抵免层级拓展降低“走出去”成本。政策实施后,将进一步促进区域间外资外贸协调发展,助力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十三、政策效应的长效释放机制
作为一项制度性减税措施,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政策的调整具有长期稳定的政策效应。随着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程度的不断提升,政策红利将逐步释放,主要体现为:一是直接降低企业境外所得整体税负,提升税后利润水平;二是优化企业现金流管理,增强再投资能力;三是减少国际重复征税,提升我国税制的国际竞争力。
十四、全球产业链布局的税收支撑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税收政策对企业跨境布局的引导作用日益凸显。抵免政策的完善有助于我国企业更灵活地参与国际产业分工,通过合理的税务安排降低跨境交易成本,提升在高端制造、研发设计、现代服务等领域的全球配置能力,推动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十五、税收征管能力的现代化提升
政策实施对税务部门的跨境税收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税务机关需加强国际税收征管协作,通过税收协定网络和情报交换机制,提升对企业境外经营信息的获取能力。同时,借助大数据技术构建跨境税源监控体系,防范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风险,在支持企业发展的同时维护国家税收安全。
十六、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税收新动能
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政策的优化,是我国持续深化税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体现。随着政策的落地实施,将进一步激发企业“走出去”的内生动力,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注入强劲的税收动能,助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和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一、政策调整的时代背景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我国企业境外投资呈现规模化、多元化发展态势,投资区域从传统市场向新兴经济体延伸,投资模式涵盖绿地投资、跨国并购、产业链整合等多种形式。在此背景下,原有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政策在实践中逐渐显现适应性不足问题,主要表现为跨国经营企业的抵免需求与现行政策框架存在一定差距,亟需通过制度创新破解企业发展瓶颈。
二、分国抵免法的局限性分析
原政策采用的分国抵免法,要求企业按国别分别计算抵免限额,导致在不同税率国家(地区)投资的企业面临抵免资源分配不均问题。部分企业因在高税率国家产生的超限额抵免无法调剂使用,同时在低税率国家的抵免限额未能充分利用,形成“抵免孤岛”现象。此外,三层抵免层级限制难以满足企业构建复杂跨境投资架构的现实需求,尤其对于需要通过多层中间控股公司进行区域管理或融资安排的企业,部分合理税负无法纳入抵免范围。
三、综合抵免法的创新价值
此次政策创新赋予企业抵免方法选择权,允许企业在分国抵免法与综合抵免法之间自主选择。综合抵免法通过合并计算全球境外所得的抵免限额,有效平衡不同国家(地区)间的税负差异,实现“以丰补歉”的政策效果。政策明确企业选定抵免方法后5年内保持稳定,既保障税收政策的确定性连续性,又给予企业充分的税务筹划空间,有助于提升跨国经营的税务管理效率。
四、抵免层级扩容的实践意义
政策将境外所得税收抵免层级由三层扩大至五层,顺应了现代跨国企业集团化、链条化的组织架构特点。五层抵免架构可覆盖企业通过区域总部、财务中心、研发基地等中间层企业进行的跨境投资,使更多符合商业实质的境外经营税负获得抵免资格。这一调整特别利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能源、基建、制造业企业,其复杂投资链条中的合理税负将得到更充分的抵免覆盖。
五、政策协同效应的系统构建
该政策是落实国务院促进外资增长系列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所得税优惠推广、境外投资者利润再投资递延纳税等政策形成协同效应。三项政策同步自2017年起实施,构建起“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税收支持体系,既鼓励外资企业扎根发展,又支持本土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形成双向开放的税收政策格局。
六、税收中性原则的坚守与体现
政策调整始终坚持限额抵免的基本原则,在减轻企业税负的同时确保国家税收权益。综合抵免法下,企业抵免额仍以境内外所得按我国税法计算的应纳税额为上限,避免出现税收利益的过度让渡。这种制度设计既尊重国际税收惯例,又符合我国税收征管实际,实现了企业减负与税基保护的平衡。
七、对跨境投资决策的积极影响
政策实施后,企业在制定境外投资战略时将获得更大的税务确定性。综合抵免法的灵活性有助于企业优化全球投资布局,减少因国别税率差异导致的投资决策扭曲。抵免层级的拓展则降低企业跨境架构设计的税务成本,鼓励企业通过合理的中间层安排提升资金调度效率和风险管控能力,增强在国际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八、企业税务管理的应对建议
面对政策调整,企业应加强境外税务合规体系建设,重点关注以下方面:一是结合自身投资布局特点,审慎选择适用的抵免方法,建立长期税务规划机制;二是完善跨境投资台账管理,确保各层级企业的股权结构、利润分配、税款缴纳等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三是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协作,充分利用税收协定网络和相互协商程序,妥善解决跨境税务争议。
九、政策实施的配套保障措施
为确保政策落地见效,相关部门将完善税收征管配套制度,包括细化五层抵免的具体判定标准、优化抵免计算申报流程、建立跨境税收信息共享机制等。同时,税务部门将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的政策辅导,通过编写操作指引、开展专题培训等方式,帮助企业准确理解和适用政策,提升政策执行的精准度与便利度。
十、助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政策的完善,是我国税收制度适应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通过减轻企业跨境经营的税收负担,有利于推动更多优质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政策实施后,预计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税收治理中的话语权,为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税收秩序贡献中国方案。
十一、国际税收规则的衔接与创新
此次政策调整充分借鉴国际税收征管惯例,在抵免层级设置、方法选择等方面与主要经济体制度安排保持兼容。同时,结合我国“走出去”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制度创新,特别是五层抵免架构的设计,在国际上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体现了我国税收政策在促进对外投资方面的主动性与前瞻性。
十二、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政策红利将对重点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跨国企业可依托综合抵免法优化全球资源配置,中西部地区的外向型企业则能借助抵免层级拓展降低“走出去”成本。政策实施后,将进一步促进区域间外资外贸协调发展,助力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十三、政策效应的长效释放机制
作为一项制度性减税措施,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政策的调整具有长期稳定的政策效应。随着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程度的不断提升,政策红利将逐步释放,主要体现为:一是直接降低企业境外所得整体税负,提升税后利润水平;二是优化企业现金流管理,增强再投资能力;三是减少国际重复征税,提升我国税制的国际竞争力。
十四、全球产业链布局的税收支撑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税收政策对企业跨境布局的引导作用日益凸显。抵免政策的完善有助于我国企业更灵活地参与国际产业分工,通过合理的税务安排降低跨境交易成本,提升在高端制造、研发设计、现代服务等领域的全球配置能力,推动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十五、税收征管能力的现代化提升
政策实施对税务部门的跨境税收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税务机关需加强国际税收征管协作,通过税收协定网络和情报交换机制,提升对企业境外经营信息的获取能力。同时,借助大数据技术构建跨境税源监控体系,防范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风险,在支持企业发展的同时维护国家税收安全。
十六、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税收新动能
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政策的优化,是我国持续深化税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体现。随着政策的落地实施,将进一步激发企业“走出去”的内生动力,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注入强劲的税收动能,助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和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北京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海淀智慧服务峰会驱动数字产业国际协同
2025-09-05
海淀智能制造集群供给提速驱动产业跃升
2025-09-05
海淀定制管家服务激活科技企业创新动能
2025-09-05
海淀区深化高校合作共筑科技创新核心区
2025-09-05
燕郊现代服务产业园借招商引资之力启动区域经济新引擎
2025-09-05
央企扎根玉田引领产业协同 助力京企落户激活区域发展
2025-09-05
央行保障外商投资利润汇出畅通 助力城市招商引资发展
2025-09-05
央行新增支农贷款额支持豫鲁黑粮区春耕招商引资新契机
2025-09-05
亚投行总部入驻北京奥林匹克园彰显国际招商引资新高度
2025-09-05
延庆康庄打造长城脚下科技新城 产城融合赋能创新发展
2025-09-05
延庆区政府质量奖激活企业动能 赋能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5-09-05
北京市加速高新技术产业招商引资新布局
2025-09-05
北京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20242025年度通州区马驹桥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暨复审工作方案
2024-06-25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规范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张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8
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0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4-01-02
通州区永顺镇规范村级集体企业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2023-12-29
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3-11-29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编制说明
2021-11-01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