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三地文联携手打造文艺品牌 三大基地赋能文化协同发展
品牌建设
京津冀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4日
京津冀三地文联联合在京举办进一步加强文艺事业协同发展研讨会,并签订多项合作意向。此次合作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常态化机制及共建实践基地,强化文化领域招商引资与资源整合,为京津冀文艺事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奠定基础。
一、协同发展的历程与基础
自2014年三地文联共同签署《京津冀三地文艺协同发展意向书》以来,三方立足各自文化特色,持续深化联动协作。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发挥文艺资源集聚优势;天津依托曲艺、戏曲等传统艺术底蕴,贡献特色文化力量;河北则以燕赵文化、长城文化等地域资源为依托,提供丰富创作素材。三地通过联合开展文艺采风、共同举办展览展演、推动人才交流培训等方式,逐步拓宽合作领域,形成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为此次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合作协议的核心内容
新签订的《京津冀文艺事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从机制建设、品牌打造、资源共享等多维度明确了协同方向。在机制建设方面,三地将完善协同发展议事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统筹推进合作事项落地。品牌打造上,计划共同策划“京津冀文艺嘉年华”“三地主题创作大赛”等特色活动,集中展示区域文艺成果。资源共享层面,重点推动文艺采风创作实践基地共建,促进三地美术馆、博物馆、艺术院团等机构的资源互通,同时加强文艺人才联合培养,通过研修班、创作工坊等形式提升人才专业素养。此外,协议还提出在行业建设、职称评定、文艺志愿服务等领域加强协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国内外文化交流。
三、三年规划的目标任务
《京津冀文艺事业协同发展三年规划(2018—2020年)》聚焦提升区域文艺整体实力,明确三大核心任务。一是坚持优势互补,引导三地文艺工作者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主题开展创作,北京重点打造现实题材精品,天津强化传统艺术创新,河北深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一地一品、各具特色”的创作格局。二是整合文艺资源,建立京津冀文艺资源数据库,收录三地艺术精品、非遗项目、文艺人才等信息,实现线上线下资源共享;同时推动三地文艺场馆联盟建设,联合举办跨区域展览、演出。三是加深文化认同,通过共同开展“京津冀文化寻根”主题活动、编纂区域文化研究丛书等方式,强化三地群众对京津冀文化共同体的认知,逐步推动文化一体化格局形成。
四、采风创展基地的特色建设
根据《京津冀文联建立采风创展基地的合作意向书》,三地将重点建设三大特色基地。颐和园“北京市文联书画创展基地”依托皇家园林文化底蕴,聚焦书画艺术创作与展示,计划每年举办京津冀书画名家邀请展、主题创作研讨会,同时开展园林文化采风活动,推动传统书画艺术与古典园林文化融合创新。承德市“哈里哈乡京津冀文艺家之家”文艺志愿服务基地立足草原生态与满族民俗文化资源,以文艺惠民为核心,组织三地艺术家开展“送文化下乡”演出、民俗文化采风创作,同时培养基层文艺骨干,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百花艺术创作交流中心”发挥滨海区位优势,打造集艺术创作、交流、展示于一体的平台,重点开展油画、摄影等视觉艺术创作,举办滨海文化艺术节,吸引国内外艺术家参与,提升区域文化影响力。
五、协同发展的意义与展望
此次京津冀文艺事业协同发展的深化,是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将进一步打破地域壁垒,促进文化资源优化配置。通过品牌活动联办、基地共建、人才共育,三地文艺创作将更加贴近时代主题,更好反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未来,随着合作机制的不断完善,三地有望在数字文艺、文旅融合等新兴领域拓展合作空间,推动文艺事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为区域文化软实力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一、协同发展的历程与基础
自2014年三地文联共同签署《京津冀三地文艺协同发展意向书》以来,三方立足各自文化特色,持续深化联动协作。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发挥文艺资源集聚优势;天津依托曲艺、戏曲等传统艺术底蕴,贡献特色文化力量;河北则以燕赵文化、长城文化等地域资源为依托,提供丰富创作素材。三地通过联合开展文艺采风、共同举办展览展演、推动人才交流培训等方式,逐步拓宽合作领域,形成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为此次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合作协议的核心内容
新签订的《京津冀文艺事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从机制建设、品牌打造、资源共享等多维度明确了协同方向。在机制建设方面,三地将完善协同发展议事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统筹推进合作事项落地。品牌打造上,计划共同策划“京津冀文艺嘉年华”“三地主题创作大赛”等特色活动,集中展示区域文艺成果。资源共享层面,重点推动文艺采风创作实践基地共建,促进三地美术馆、博物馆、艺术院团等机构的资源互通,同时加强文艺人才联合培养,通过研修班、创作工坊等形式提升人才专业素养。此外,协议还提出在行业建设、职称评定、文艺志愿服务等领域加强协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国内外文化交流。
三、三年规划的目标任务
《京津冀文艺事业协同发展三年规划(2018—2020年)》聚焦提升区域文艺整体实力,明确三大核心任务。一是坚持优势互补,引导三地文艺工作者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主题开展创作,北京重点打造现实题材精品,天津强化传统艺术创新,河北深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一地一品、各具特色”的创作格局。二是整合文艺资源,建立京津冀文艺资源数据库,收录三地艺术精品、非遗项目、文艺人才等信息,实现线上线下资源共享;同时推动三地文艺场馆联盟建设,联合举办跨区域展览、演出。三是加深文化认同,通过共同开展“京津冀文化寻根”主题活动、编纂区域文化研究丛书等方式,强化三地群众对京津冀文化共同体的认知,逐步推动文化一体化格局形成。
四、采风创展基地的特色建设
根据《京津冀文联建立采风创展基地的合作意向书》,三地将重点建设三大特色基地。颐和园“北京市文联书画创展基地”依托皇家园林文化底蕴,聚焦书画艺术创作与展示,计划每年举办京津冀书画名家邀请展、主题创作研讨会,同时开展园林文化采风活动,推动传统书画艺术与古典园林文化融合创新。承德市“哈里哈乡京津冀文艺家之家”文艺志愿服务基地立足草原生态与满族民俗文化资源,以文艺惠民为核心,组织三地艺术家开展“送文化下乡”演出、民俗文化采风创作,同时培养基层文艺骨干,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百花艺术创作交流中心”发挥滨海区位优势,打造集艺术创作、交流、展示于一体的平台,重点开展油画、摄影等视觉艺术创作,举办滨海文化艺术节,吸引国内外艺术家参与,提升区域文化影响力。
五、协同发展的意义与展望
此次京津冀文艺事业协同发展的深化,是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将进一步打破地域壁垒,促进文化资源优化配置。通过品牌活动联办、基地共建、人才共育,三地文艺创作将更加贴近时代主题,更好反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未来,随着合作机制的不断完善,三地有望在数字文艺、文旅融合等新兴领域拓展合作空间,推动文艺事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为区域文化软实力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北京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沪深科技创新引领新兴服务贸易新跨越
2025-09-06
海淀京西稻糙米免费赠送惠及首都市民
2025-09-06
海淀中关村教育企业共建产业联盟平台
2025-09-06
海外院士齐聚怀柔科学城共绘科创蓝图
2025-09-06
东花市双微平台助力经济普查精准触达
2025-09-06
大兴长子营新能源物流车抢占市场高地
2025-09-06
德江高家湾生态产业融合激活振兴之路
2025-09-06
房山区与市经信委共促产业发展新合作
2025-09-06
昌平区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2025-09-06
北京经开区高质量招商赋能发展新征程
2025-09-06
北京经开区国产机床国际竞争谋新突破
2025-09-06
北京开发区年终总结会共谋发展新篇章
2025-09-06
北京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20242025年度通州区马驹桥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暨复审工作方案
2024-06-25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规范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张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8
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0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4-01-02
通州区永顺镇规范村级集体企业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2023-12-29
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3-11-29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编制说明
2021-11-01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