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招商引资

京津冀共建"4+N"产业转移平台 加速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京津冀经济圈 产业转移 京津冀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4日
京津冀地区正通过创新驱动与政策协同,加速构建产业转移对接合作新体系。2024年,三地将联合制定平台规划建设意见,聚焦重点区域招商引资,引导企业向专业化载体集聚,推动形成"4+N"产业合作格局,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构建产业协同新体系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北京市作为核心引擎,持续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与产业升级。2024年启动的产业转移对接平台规划,将重点打造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和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配套建设多个特色化专业园区。通过建立跨区域产业协作机制,三地已形成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30余个合作载体,累计落地重大项目超400个。
二、优化空间布局与政策配套
规划明确以"重点区域+专业平台"双轮驱动模式,统筹布局京津冀产业承接体系。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被列为疏解核心承载地,天津滨海新区与河北石家庄、保定等节点城市将建设差异化产业园区。政策层面推出"一平台一方案"精准支持机制,涵盖土地集约利用、税收分成、环保指标调剂等20余项创新举措,确保转移企业"接得住、发展好"。
三、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
三地联合建立产业链"链长制",绘制重点产业图谱,引导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集群转移。北京科研机构已与津冀企业共建170余家技术创新联盟,推动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2024年将新增专项基金支持中试基地建设,重点突破新能源装备、集成电路等领域的"卡脖子"技术,形成研发在北京、转化在津冀的创新链条。
四、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
通过组建跨区域运营公司,推行"平台+园区+企业"市场化合作模式。京津冀共同设立产业协同发展投资基金,目前已撬动社会资本超千亿元。建立统一的企业服务标准体系,实现资质互认、检测互通等153项便利化措施,降低企业跨区域经营成本。下一步将探索建立跨省市GDP分计、税收共享机制,进一步打破行政壁垒。
随着规划落地,京津冀地区将形成梯度布局、优势互补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全国区域协同发展提供示范样本。通过制度创新与要素流动的双重突破,三地协同发展正从物理聚合向化学反应深度转变。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