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期

房地产产业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3日
北京市前三个季度的房地产市场数据发布,全面展现行业在深度调整中的运行态势。在“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基调下,全市开发投资、新开工及竣工规模呈现不同程度收缩,市场销售承压明显。值得注意的是,保障性住房建设与销售表现逆势增长,成为稳定市场的重要力量,同时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持续发力,吸引优质项目落地,招商引资工作持续深化,以适应市场新阶段的发展需求。
一、开发建设规模收缩显著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本年度前三个季度,北京市商品房开发各项规模指标普遍呈现同比下滑趋势。在施工面积方面,全市总量同比减少8%。分类观察,作为开发主体的住宅类施工面积下降幅度超过13%,反映出开发企业在住宅项目上更为谨慎的投资策略。办公与商业类施工面积也分别录得小幅下降。新开工面积指标降幅更为显著,总量同比下降超35%。其中,住宅类降幅接近30%,非住宅类项目新开工降幅更深。竣工环节同样承压,全市商品房竣工规模同比下降幅度接近五成,其中住宅竣工面积的降幅尤为突出。
二、市场销售深度回调
市场交易层面,前三个季度全市商品房销售总面积显著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同比降幅接近五成。分物业类型看,作为主力的住宅销售降幅超四成;办公物业销售规模降幅最为剧烈,超过七成;商业类销售降幅相对较小,接近三成。此数据趋势与全国主要城市整体销售下行周期相吻合,反映出市场参与者的观望情绪及消费信心有待进一步恢复和提振。
三、保障性住房支撑作用凸显
相较于商品市场的整体调整,北京市保障性住房领域表现出稳定的发展势头。前三个季度数据显示,保障房累计施工面积实现同比小幅增长,其在全市新建商品房施工总规模中的占比显著提升,同比提高了超过三个百分点,显示出资源配置向保障领域的倾斜。在销售端,保障房销售面积增长近两成,其占全市商品房总销售的比重亦大幅上升近十三个百分点。这一“一降一升”的结构性变化,充分体现了政府在稳定民生、构建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方面政策的积极成效,尤其通过优化土地供应与审批流程,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相关建设。
四、开发企业资金压力持续
开发企业资金状况是行业运行的关键指标。前三个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到位资金总额同比减少近15%。从资金来源结构分析,国内贷款与开发企业自筹资金降幅均接近两成,反映出金融端对房企的支持力度及房企自身造血能力承压。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市场信心晴雨表的定金及预收款同比降幅相对平缓,为所有资金来源中表现最为稳健的一项,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未来市场触底企稳的信号。
综合解读这些数据,北京市房地产市场处于转型与深度调整阶段。商品住宅开发规模从源头的新开工至终端的竣工、销售均呈现收缩态势,市场整体活跃度不足。与此同时,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和销售占比的显著提升,有效发挥了“稳定器”功能。开发企业的资金压力虽整体存在,但定金预收款相对稳定的表现值得注意。展望后续发展,在精准施策支持合理购房需求、强化保障房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有效投资、以及稳妥化解行业风险等多重举措协同作用下,北京市场有望逐步走向更为健康稳定的发展方向。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