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财政收支双增显城市韧劲

财政资金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3日
北京市财政运行呈现稳健态势,前10月实现公共预算收入5165.8亿元,同比增长6.1%,同期支出5950亿元,增速达10.6%,反映出经济基本盘持续巩固。财政收入结构优化与精准支出同步推进,为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和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一、创新引擎驱动服务业税收增长
高端服务业成为财政增收核心支撑。在创新政策和服务业扩大开放双重作用下,信息传输、科技服务、金融三大优势行业贡献突出。其中金融业增值税增长拉动整体增值税达1537.2亿元,增幅7.6%。消费升级同步激活商务服务、批发零售领域税收,显示内需市场活力增强。
二、居民收入增长带动个人所得税提升
工资性收入稳步上升推动个人所得税完成644.1亿元,同比增长15.7%。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个税改革红利在薪资发放周期中存在滞后性,前十月数据尚未完全体现新政减免效应,实际增长动能将随政策全面落实更趋平稳。
三、减税降费效应深度释放市场活力
税收增幅回落印证惠企政策成效显现。1-9月全市税收收入增幅较上半年收窄2.4个百分点,其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分别回落4.2和3.4个百分点。制造业领域减税效果尤为显著,汽车、运输设备、电气机械等行业税负明显减轻,印证结构性减税精准度。
四、财政支出聚焦民生与发展关键领域
教育支出以791.2亿元居首位,增速9.7%;社会保障就业支出710.4亿元,保障基本民生;医疗卫生与科技领域投入增速领跑,分别增长16.3%和18.3%,反映财政资源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科创策源地建设的战略倾斜。支出进度达年度预算87.9%,资金效能稳步提升。
五、经济转型支撑财政可持续性
第三产业税收占比持续扩大,特别是金融业、科技服务业对财政增收贡献率超五成,经济结构优化成效直接传导至财政质量改善。传统制造向先进制造转型过程中,财政让利与产业升级形成良性循环,为未来涵养税源奠定基础。
六、财政政策精准协同城市发展
通过压缩行政开支、盘活存量资金等措施,北京市在保障重点支出的同时严控债务风险。支出结构充分体现“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导向,科技创新、国际交往等领域的投入增幅明显高于平均增速,彰显财政资源配置的战略性。
七、跨周期调节稳定市场预期
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背景下,北京市保持连续性税费支持政策,前十月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政策组合拳有效缓解企业经营压力,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得到强化,市场主体数量保持稳定增长。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