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机器人产业加速布局新兴领域

机器人产业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2日
为促进高精尖产业集聚发展,北京市正通过政策引导与招商引资并重,推动机器人产业生态链建设。根据科技创新规划,当地将构建以医疗健康、特种作业、柔性协作及智慧物流为核心的应用矩阵,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一、产业发展目标规划
2022年北京市工业信息化主管部门发布专项发展计划,明确构建"整机研发+核心部件"协同体系。通过整合京津冀地区科研资源,重点突破精密减速器、高精度传感器等关键部件技术,计划三年内形成超百亿元规模的产业链条,并在全球机器人创新网络中确立核心节点地位。
二、重点领域战略布局
按照"4+1"产业路径,全市重点推进四类整机研发制造:医疗手术机器人深化临床合作,已在三甲医院开展骨科微创手术示范;特种作业机器人完成危险环境测试,成功应用于城市地下管廊巡检;协作型机器人在汽车制造领域实现人机协同装配;智能物流分拣系统在大兴国际机场货运区投入运营。配套领域则聚焦高扭矩舵机研发,已有三家企业完成国产化替代。
三、技术创新突破计划
前沿技术攻关目录显示,全市设立仿生运动机构、多模态人机交互、集群智能控制三大专项。依托国家实验室资源,2022年多所科研机构在柔性驱动器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磁流变材料响应速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转化平台已促成12项专利在亦庄开发区实现产业化。
四、示范应用场景落地
重点区域部署方面,城市副中心启动智慧仓储试点,采用多层穿梭机器人提升物流效率;为重大国际赛事定制的安防巡逻机器人完成赛道适应性测试;在智能制造领域,家电生产龙头企业引进焊接机器人集群,产能提升近四成。应急管理领域新增23台消防侦察机器人配备至各消防救援站。
五、民生服务应用深化
医疗服务体系加速智能化升级,远程手术支持系统完成5G网络环境下动物活体实验。养老机构引入辅助行走外骨骼设备,惠及近千名行动不便老人。社区服务站点部署智能配送终端,实现医疗物资无人化转运。在公共安全领域,危化品处置机器人批量列装专业救援队伍。
产业生态建设持续优化,通过设立20亿元专项基金,已吸引37家产业链企业入驻海淀机器人产业园。核心部件本土化率较实施前提升近两成,技术标准输出至多个智能制造项目。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下,特种作业机器人出口额实现年增长近五成。随着应用场景持续拓展,相关技术服务已覆盖智慧城市建设的多个关键领域。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