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河长制引领生态发展新路径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2日
水资源环境已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根基,对招商引资、宜居城市建设产生深远影响。北京市通过深化河长制改革,系统推进水生态治理与保护,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提供核心支撑。
一、制度创新破解治水困局
北京市作为千年古都和水资源紧缺的超大型城市,长期面临水环境治理的结构性挑战。全面推行河长制以体制机制变革为突破点,建立由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总河长、多位分管领导担任流域河长的责任体系。这一顶层设计突破传统"多头治水"瓶颈,通过市级统筹、分级负责、部门联动的网格化管理,实现从源头到流域的系统治理。尤其将河长制纳入城市精细化治理框架,形成涉水问题"发现-处置-反馈"闭环机制。
二、四大攻坚任务锚定治理核心
1. 刚性指标倒逼污染治理:明确本年度内消除全域黑臭水体,重点流域考核断面水质全面达标。建立污染源动态清单制度,对工业排污、农业面源污染实施分类管控。
2. 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优先推进城乡接合部污水管网全覆盖,新建扩建污水处理设施20处。在农村地区推行"治污先行"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同步实施改厕与污水资源化利用。
3. 城市副中心生态标杆建设:聚焦通州水系综合治理,通过湿地修复、生态驳岸改造及海绵城市建设,构建"蓝绿交融"的生态廊道体系,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生态示范。
4. 自然修复提升生态韧性:在永定河、潮白河等流域推广近自然修复技术,重建水生植被群落,恢复河道自然蜿蜒形态。建成20处城市亲水空间,使市民切实享受生态治理成果。
三、长效治理机制筑牢生态根基
建立河长履职电子台账和卫星遥感监测体系,实施"月督查、季通报、年考核"。推行生态环境损害终身追责制,将考核结果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评价。同时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对治理成效显著的辖区予以生态补偿激励。
四、多元共治激活全民行动力
开展"清管行动""节水达人"等公众参与项目,组建200支志愿护水队伍。出台全国首部节水条例,严控高耗水产业发展,引导企业采用循环用水技术。通过社区公约、河长公示牌等载体,形成"政府主导、企业自律、公众监督"的法治化治理格局。
这一系统性实践印证了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性——当河流重焕生机时,城市不仅收获生态资产增值,更在高质量发展新赛道上赢得了绿色竞争力。首都的探索证明,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从不是零和博弈,而是构建现代化城市的核心驱动力。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