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共建四小时粮食物流保障圈

物流运输产业 京津冀经济圈 京津冀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2日
北京市立足粮食安全战略,通过深化京津冀协同机制优化收储设施布局,强化招商引资拓展外埠粮源渠道。“十三五”期间,北京市着力构建环京四小时粮食物流辐射圈,整合区域资源提升粮食应急保障能力。
一、区域协同破解粮食自给缺口
京津冀地区粮食供需结构性矛盾显著,北京市粮食消费量持续攀升,自给率却逐年走低。公开数据显示,北京市年粮食产量仅占消费总量约8%,近600万吨需求依赖外埠调入或进口。面对国内粮食高库存、高价格与主销区供给压力并存的新形势,优化跨区域粮食物流网络成为首要任务。环京四小时物流圈建设规划应运而生,旨在联动河北省核心产粮区、天津市港口及加工基地,打造从粮源地到消费终端的高效输送通道。
二、多式联运枢纽夯实流通基础
依托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进程,北京市重点推进三大流通节点建设:在京南大兴布局智能化粮食储备库,衔接河北涿州铁路货运枢纽;升级天津滨海新区临港粮油码头吞吐能力,开通至北京定点班列;在河北衡水、沧州等地建立12个产地集散中心,配套标准化装卸设施。通过"公铁水"多式联运体系,原粮从河北产区至北京加工企业运输周期压缩至四小时内,较传统模式缩短60%时效。
三、科技赋能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物流圈内启用粮食动态监测平台,实时追踪环京39个储备库点库存数据。在通州马驹桥建成华北最大粮食应急保障中心,配置气膜仓、自动分拣线和冷链运输车队。2020年投入运行的智能调度系统,可依据市场波动自动触发粮源调配预案。实测数据显示,极端天气下的粮食调运响应速度提升至72小时内全覆盖,较建设前提速三倍。
四、供应链创新强化市场调节
建立"产地直采+储备轮换"双轨机制,河北省保定、邢台等地244个备案基地实现订单化生产,年稳定供京粮源超280万吨。天津武清保税区设立粮油期货交割库,吸引跨国粮商设立区域分拨中心。创新推出"淡储旺销"跨区轮换模式,"十三五"期间通过储备粮市场化运作累计平抑价格波动17次,使北京市粮价涨幅持续低于全国均值2.3个百分点。
五、长效机制保障战略安全
实施"物流圈+产业链"双融合战略,在廊坊固安建成粮机装备产业园,培育专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京津冀粮食安全协同会商机制,定期开展跨省应急演练。通过用地保障、税收优惠等招商引资政策,五年累计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粮储设施建设超120亿元。环京物流圈的建设成果在2022年极端气候灾害中验证实效,成功保障首都粮食供应零断档。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