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旅游博览会搭平台促招商引资
旅游业
博览会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2日
首届北京国际健康旅游博览会于2024年5月21日在京揭幕,依托国家级政策赋能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聚焦“健康旅游——引领健康、快乐、幸福人生”核心主题,为产业链条搭建全方位招商引资与国际合作平台。此次盛会汇聚了全球资源,旨在深化健康服务与旅游产业融合,推动产业生态升级,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国家级战略布局奠定产业根基
国务院高度重视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将其定位为国民经济新增长极。2024年年初,由国家旅游局牵头,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发布的《关于促进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国在健康旅游领域的顶层设计进入系统化实施阶段。该文件提出15项关键发展任务,明确构建多层次服务体系,并遴选了13个全国健康旅游示范基地作为先行试验区。这些政策为产业链条优化、资本导入及技术升级构建了制度性保障框架。
二、创新平台驱动产业融合升级
本届博览会构建了集成化产业对接体系,设立四大功能板块:
1. 国际产业经验共享平台:引入瑞士抗衰老疗养、日本温泉康养等20余个国际标杆案例,系统解读“医疗+旅游”跨境协作模式;
2. 创新产品孵化展区:集中展示中医养生旅游路线、AI健康管理旅游解决方案、森林康养基地智能化运营系统等前沿业态;
3. 全球采购商对接枢纽:建立B2B贸易系统,吸引东南亚、中东欧等区域50余个采购团参与协议洽谈;
4. 标准化建设研讨平台:围绕健康旅游服务认证、跨境医疗保险衔接等行业痛点开展专项研讨。
三、万亿级市场潜能激活商业价值
根据宏观经济研究机构分析,在“大众旅游时代”与“健康中国”战略交汇背景下,中国健康旅游市场正呈现几何级增长。权威数据显示,医疗旅游客群年均消费达传统观光旅游客群的4.2倍,且复游率超65%。值得注意的是,以海南博鳌乐城、江苏常州国际医疗旅游区为代表的首批示范基地,2024年第一季度客流量同比增长已达138%。产业融合催生的新业态不仅涵盖传统温泉疗愈、中医药养生,更延伸至基因检测旅行、高端医美旅游等新兴领域,形成多层次消费供给体系。
四、产学研协同深化产业变革
博览会期间专项设立智库论坛,由30余位政策研究专家、产业经济学家及国际认证机构代表组成研究专班。重点推进三大方向:
1. 发布《健康旅游资源开发评估导则1.0》,规范生态承载量监控体系;
2. 启动“健康旅游人才振兴计划”,联合北京市高等院校开设专业人才培养通道;
3. 建立“一带一路”健康旅游协作机制,推动沿线国家签证便利化与医疗资质互认。特别成立了常设性产业观察站,持续监测全球产业动态并发布发展指数。
五、技术赋能重构服务价值链
物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展区深度应用,如数字孪生康养社区管理系统可实现远程健康监测数据与旅游行程的智能匹配。北京市相关企业推出的“智慧健康旅游护照”系统,集成个人健康档案、多语言医疗服务、紧急救援响应等8大功能模块,已在京津冀区域开展试点部署。此类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跨境健康旅游服务的安全性与便捷度,为产业国际化提供技术支点。
本届博览会通过构建政策解读、资源对接、标准建设、技术转化四位一体的生态系统,不仅加速了健康旅游从概念到产业的转化进程,更为优化旅游产品供给结构、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贡献了重要实践路径。博览会落幕之际启动的年度产业创新项目库,将持续推进健康旅游产业向高质量、规范化、国际化方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