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长江珠三角构筑创新三角高地

京津冀经济圈 京津冀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1日
我国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区域性战略支点带动全局发展。京津冀协同创新示范区、长江经济带科创走廊与珠三角产业革新基地正加速形成创新三角高地,通过技术转移平台和专业领域创新联盟推动招商引资向精准化升级,为科技创新提供实体支撑。
一、多层级创新空间格局基本形成
国家级创新枢纽以北京怀柔科学城为核心布局大科学装置群,上海张江科学中心集聚同步辐射光源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粤港澳大湾区启动脉冲强流技术装置建设。区域协同创新轴带建设中关村-滨海新区科创走廊衔接津冀产业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覆盖九个城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广深港澳科技走廊设立跨境科研资金通道。地方特色创新节点包括合肥量子信息实验室、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等4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完成优化重组。
二、科技体制改革深度突破
创新资源配置机制建立"揭榜挂帅"制度实施关键技术攻关217项,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惠及市场主体超40万家。成果转化体系完善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金规模达50亿元,12家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促成交易额超1600亿元。创新生态构建科创板上市科技企业超450家,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增至212个孵化企业28万家。
三、战略科技力量系统培育
国家实验室体系重组后形成首批9家挂牌单位,在空天科技、深海探测等领域形成建制化攻关能力。研究型大学集群发展"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占比达73%。科技领军企业培育体系推动组建创新联合体38个,企业牵头的国家重点项目占比突破82%。
四、产业技术体系迭代升级
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覆盖37个行业,建成260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第三代半导体等24个制造业创新中心建成,8英寸碳化硅晶圆实现量产。未来产业培育6G通信、类脑智能等15个未来产业孵化基地投入运营。
五、开放创新网络持续扩展
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16项,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项目中方承担12%核心建设任务。跨境创新载体建设中以常州创新园累计引进项目155个,中新广州知识城落地企业超2000家。"一带一路"科技交流机制建立技术转移协作网络覆盖83个国家。
当前,深圳光明科学城启动合成生物研究装置开放共享,苏州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完成首期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引进高端研发机构49家。科技部布局的35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已形成300余项应用场景,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40万家。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