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深化医疗改革联动医耗综合调整

医疗医药产业 深化改革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1日
北京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医疗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实施医耗联动综合改革新政吸引社会资本关注健康产业发展。此项改革旨在巩固医药分开成果,破除医疗耗材加成机制,调整服务价格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为招商引资创造更完善的产业生态。
一、 改革背景与总体思路
北京市在全面总结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成效基础上,针对医疗服务领域深层次矛盾启动新一轮改革。改革核心聚焦医疗耗材价格形成机制,同步推进服务价值回归与成本控制。政策设计延续破除"以耗养医"思路,强化医疗机构公益性定位,通过系统化价格调整引导资源配置优化。
二、 核心措施体系化推进
"五个一"工程构成改革主体框架:
一取消:全面废止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加成政策,终结依赖耗材获利的运营模式。该项措施直接切断医院收入与耗材使用的利益链,从源头上遏制过度使用行为。采购价格向患者端传导机制被阻断。
一降低:动态下调CT、核磁共振等大型医疗设备检验类项目价格。在前期降低设备检查费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检验项目降价范围,减轻患者诊断成本负担。同时建立价格动态监测机制,预防费用转移。
一提升:系统性调整中医辨证论治、手术治疗、护理等反映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重点补偿人工耗时长的复杂操作,建立服务成本与报酬的正向关联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一采购:推行医用耗材联合带量采购和药品集团采购。发挥集中采购规模优势,挤压流通环节水分,构建跨区域价格联动体系。通过集约化采购降低医院运营成本,为服务价格调整腾出空间。
一改善:全方位升级患者就医体验。推行分时段精准预约、信息化结算、一站式服务中心等便民措施。强化医患沟通机制建设,推动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改革,实现医疗行为与服务感受同步优化。
三、 "三同步"机制保障改革成效
改革与改善同步推进:在价格调整同时出台改善服务行动计划,确保患者体验不降级。建立服务承诺公示制度,推行诊疗过程透明化。
改革与监管同步强化:升级医保智能监控系统,建立医药费用追溯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服务质量飞行检查,对违规使用耗材建立熔断机制。
改革与保障同步完善:优化医保支付政策衔接,完善特殊群体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医疗机构运行成本补偿监测机制,确保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
四、 政策衔接与预期目标
新政与医药分开改革形成有机整体,实现从药品到耗材的加成机制改革闭环。政策实施后,患者医疗费用负担结构将更趋合理——高值耗材使用费下降,技术劳务价值合理提升。据测算,改革将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巩固三级医院日均住院量缩减1天的既有成果,预计基层诊疗占比再提升约5个百分点,加快形成分级诊疗新秩序。
五、 实施范围与路径规划
改革涵盖北京市所有政府办公立医院及纳入医保定点的社会办医机构,涉及服务单元超3000个。实施路径分三步推进:上半年完成政策解读与系统改造;中期强化医疗机构运行监测;后期开展效果评估与动态校准。同步建立舆情监测和应急处置机制,确保改革平稳着陆。
六、 深化医改的战略意义
本轮改革标志着北京市医疗控费进入精细化管理阶段。通过破除耗材加成机制,完成医疗补偿体系重构,为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奠定基础。从产业生态看,政策将加速医疗设备国产化替代,促进生物医用材料研发创新,为医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释放新动能。在民生领域,改革将强化医疗服务可及性与公平性,为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供制度保障。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