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科普创意大赛航天主题海报征集启幕
航空航天产业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31日
北京市以科普创意大赛为契机强化招商引资与创新资源整合,推动航天科技文化深度融合。本届活动由市级科协主导,联动高校及中小学社团构建科普生态圈,新增太空主题设计单元,旨在发掘航天科普传播新载体,为首都科创产业注入跨界动能。
一、赛事架构升级体现航天强国战略
大赛在延续科普动漫、交互作品征集基础上,首次增设三大创意赛道:"飞向太空"主题海报设计聚焦航天视觉表达,星空摄影单元对接国家深空探测计划,科普表演作品则以舞台形式诠释航天科技内涵。创新组别的设立呼应特殊年份航天密集任务期,通过全民参与形成航天成就传播矩阵。
二、产学研协同构建科普教育网络
主办方联合专业社团实施高校科普赋能计划:组织航天领域院士团队开展不少于10场专题技术讲座,覆盖飞行器设计、深空探测等前沿领域。同步启动"科创星火计划",由高校科普社团对接16所中小学,开展太空育种观测、卫星模型制作等研学实践,实现科普资源梯度下沉。
三、航天海报设计承载多重创新价值
作为新增核心单元,"飞向太空"主题征集要求创作者融合科学性与艺术性,在三个维度呈现创新:载人航天工程视觉符号的当代表达,新型运载火箭科学原理的信息可视化,太空生活场景的创意重构。优胜作品将应用于市级科技馆主题展陈,并转化为航天教育基地的教学素材。
四、全链条孵化机制培育文创动能
赛事配套建立成果转化通道:联合中关村设计产业园对获奖作品进行版权登记,择优纳入科普产品供应链;推荐星空摄影作品参与国际天文摄影巡展;科普表演单元优秀剧本将由专业院团进行二度创作。通过知识产权运营形成"创意-产品-服务"闭环。
五、航天科普实践形成首都特色模式
活动开创"三位一体"运作机制:以竞赛为纽带促进航天院所开放实验室资源,借研学活动推动高校航天选修课开发,通过文创衍生助力科技旅游线路升级。该模式已列入区域科学素质纲要实施案例,为科技文化融合提供示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