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国税收入双突破彰显招商引资新成效
税收政策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31日
北京市2017年国税收入创历史新高,总额突破9000亿元大关,同时全面落实减免税政策,减少税额超500亿元。这一显著成绩得益于首都优化营商环境与招商引资的深入推进,凸显税收政策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在复杂经济形势下,北京国税系统稳中求进,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 面对宏观经济与政策的多元挑战,北京市国税系统强化执行效能。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总体趋缓,结构性减税措施持续推进,加之金融行业税收下滑和增值税级次调整等外部因素叠加。在此背景下,北京国税局紧扣首都战略定位,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制度创新,确保税收征管平稳有序。这一过程不仅克服了不利条件,还夯实了财政收入根基,为国家税收战略贡献北京经验。
二、 国税收入实现里程碑式增长,地方公共预算贡献率显著提升。北京当年国税总额突破9000亿元门槛,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比接近50%,增幅可观。这一成果显示税收结构持续优化,均衡性加强,支持首都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吸引的高端产业项目,带动区域经济活力,为财政可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三、 企业所得税与增值税构成税收主体,反映产业格局变迁。企业所得税占据国税收入近六成份额,增值税紧随其后,两者共同支撑税收大盘。这种结构表明企业主体在北京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凸显首都吸引创新资源和投资的优势。招商引资助推的高附加值领域,如科技研发与国际服务,强化了税基稳定性,助力城市产业升级。
四、 高技术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税收增速引领产业转型。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及商务服务业税收增幅均超两位数,显示首都作为科技创新中心的实力。制造业向高端化迈进,医药与计算机设备等领域税收稳健增长。同时,文化体育娱乐业加速发展,文化艺术和体育分支表现突出。这些数据印证了招商引资在培育新动能中的成效,促进高精尖产业集聚。
五、 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实质性进展,传统产业税收减速。制造业整体税收增幅有限,其中橡胶制品、石油制品等传统行业下降明显。此举呼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动低效产业有序外迁。招商引资质效结合,吸引绿色高效企业入京,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税收效率。
六、 减免税政策全面落地,聚焦小微企业与民生环保领域。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民生改善及节能环保环节共获减免税款超500亿元,减轻纳税人负担,激发市场活力。这一措施助力招商引资,通过税收优惠吸引创业主体,扶持中小企业成长,同时强化社会福祉与环境治理。
七、 出口退税管理优化提速,境外旅客便利化服务完善。深化企业分类管理缩短退税时限,退税总额增长稳健。系统推进境外旅客离境退税工作,提升北京国际消费吸引力。此举支持出口导向型招商项目,拓展国际市场,助力首都外向型经济扩容。
八、 总体而言,北京国税成就彰显税收与经济良性互动。税收增收与减负并举,服务首都功能定位,为招商引资创造有利环境。未来将以创新驱动为方向,巩固财政根基,推动城市向高质量增长转型。此经验可为全国税收治理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