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绿色制造标准跃升吸引高质量招商引资
制造业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9日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引领下,北京市产业结构深度调整成效显著。通过建立国际领先的工业环保标准体系与精准招商政策协同发力,推动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高精尖产业集聚发展,为经济绿色转型注入新动能,实现环境质量与产业层级同步跃升。
一、构建最严环保准入机制驱动产业变革
面对资源环境紧约束,北京市率先建立全国最严格的产业禁限目录动态管理机制。在2014年《北京市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基础上持续升级扩容,2022年发布新版目录将石化、金属冶炼等12个高耗能行业纳入全域禁止范围。针对制造业关键环节创新推出"标准+监管"双轨机制:新建项目需达到超低排放基准,存量企业实施"环保体检—技改提升—未达标退出"递进式监管,倒逼传统产业绿色重生。
二、环保标准体系达国际领先水平
1. 排放标准超越发达经济体
北京市通过三年科技攻关完成标准体系重构。现行《固定污染源废气颗粒物排放标准》将颗粒物限值设定为每立方米5毫克,较欧盟标准严格67%;《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设定氮氧化物限值为每立方米100毫克,比欧盟现行标准降低37%。在锅炉污染控制领域,燃煤锅炉二氧化硫排放限值为每立方米10毫克,达到国际最严级别。
2. 标准实施配套创新监管
创新构建"在线监测+大数据预警"智能监管平台,覆盖全市2000余个重点排放口。2023年监测数据显示,执行新标准的燃煤电厂氮氧化物减排效率达87%,水泥行业颗粒物排放总量较新标准实施前下降92%。环保标准提升带动环保技术服务业年均增速超过15%。
三、产业绿色化升级实现三重突破
1. 空间布局深度优化
完成核心区1000余家制造企业疏解转移,腾退产业用地480公顷用于发展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京南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集聚德国工业4.0示范项目,实现亩均产值提升3倍的同时,园区整体碳排放强度下降45%。
2. 工艺流程革命性创新
燕山石化应用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实现危废无害化处理;金隅集团开发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每年消解城市污泥200万吨。2023年北京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8.2%,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突破93%。
3. 绿色制造体系全面构建
实施绿色工厂星级评价制度,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38家,其单位产品能耗平均优于行业标准36%。北汽新能源建成光伏车顶生产线,单车制造过程减排二氧化碳1.8吨。工业领域光伏装机容量三年增长5倍。
四、创新政策供给强化发展动能
1. 财税精准调控机制
对高新技术设备采购实施50%所得税抵免,环保技改项目提供30%补贴。2023年技改投资中绿色化改造占比达68%,带动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1600亿元。
2. 绿色金融体系创新
设立500亿元绿色发展基金,开发排污权质押贷款产品。近三年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年均增速40%,为重点企业减排工程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
3. 技术协同攻关机制
组建大气污染防治联合研究院,突破重型燃气轮机低氮燃烧等12项关键技术。环保技术出口额五年增长4倍,自主制定的工业VOCs治理标准被东南亚多国采纳。
通过系统推进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和环保标准国际化,北京市工业领域实现从被动治理向主动创新的根本转型。在环境指标持续向好的同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升至68%,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峰值期下降50%,走出超大型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创新路径。
一、构建最严环保准入机制驱动产业变革
面对资源环境紧约束,北京市率先建立全国最严格的产业禁限目录动态管理机制。在2014年《北京市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基础上持续升级扩容,2022年发布新版目录将石化、金属冶炼等12个高耗能行业纳入全域禁止范围。针对制造业关键环节创新推出"标准+监管"双轨机制:新建项目需达到超低排放基准,存量企业实施"环保体检—技改提升—未达标退出"递进式监管,倒逼传统产业绿色重生。
二、环保标准体系达国际领先水平
1. 排放标准超越发达经济体
北京市通过三年科技攻关完成标准体系重构。现行《固定污染源废气颗粒物排放标准》将颗粒物限值设定为每立方米5毫克,较欧盟标准严格67%;《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设定氮氧化物限值为每立方米100毫克,比欧盟现行标准降低37%。在锅炉污染控制领域,燃煤锅炉二氧化硫排放限值为每立方米10毫克,达到国际最严级别。
2. 标准实施配套创新监管
创新构建"在线监测+大数据预警"智能监管平台,覆盖全市2000余个重点排放口。2023年监测数据显示,执行新标准的燃煤电厂氮氧化物减排效率达87%,水泥行业颗粒物排放总量较新标准实施前下降92%。环保标准提升带动环保技术服务业年均增速超过15%。
三、产业绿色化升级实现三重突破
1. 空间布局深度优化
完成核心区1000余家制造企业疏解转移,腾退产业用地480公顷用于发展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京南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集聚德国工业4.0示范项目,实现亩均产值提升3倍的同时,园区整体碳排放强度下降45%。
2. 工艺流程革命性创新
燕山石化应用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实现危废无害化处理;金隅集团开发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每年消解城市污泥200万吨。2023年北京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8.2%,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突破93%。
3. 绿色制造体系全面构建
实施绿色工厂星级评价制度,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38家,其单位产品能耗平均优于行业标准36%。北汽新能源建成光伏车顶生产线,单车制造过程减排二氧化碳1.8吨。工业领域光伏装机容量三年增长5倍。
四、创新政策供给强化发展动能
1. 财税精准调控机制
对高新技术设备采购实施50%所得税抵免,环保技改项目提供30%补贴。2023年技改投资中绿色化改造占比达68%,带动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1600亿元。
2. 绿色金融体系创新
设立500亿元绿色发展基金,开发排污权质押贷款产品。近三年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年均增速40%,为重点企业减排工程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
3. 技术协同攻关机制
组建大气污染防治联合研究院,突破重型燃气轮机低氮燃烧等12项关键技术。环保技术出口额五年增长4倍,自主制定的工业VOCs治理标准被东南亚多国采纳。
通过系统推进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和环保标准国际化,北京市工业领域实现从被动治理向主动创新的根本转型。在环境指标持续向好的同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升至68%,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峰值期下降50%,走出超大型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创新路径。
北京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京城8月物价温和上行 民生成本平稳运行
2025-08-29
京城新能源车指标需求激增引绿色投资热潮
2025-08-29
京津冀车险互赔体系促区域协同与招商机遇
2025-08-29
朝阳区深化行政服务助力高新产业加速崛起
2025-08-29
大兴区南海家园手工艺展彰显社区文化活力
2025-08-29
昌平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区域经济韧性强劲
2025-08-29
昌平政协常委会议启幕推动招商引资新篇章
2025-08-29
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京郊招商引资繁荣新景象
2025-08-29
门头沟区农业安全建设助推招商引资新局面
2025-08-29
密云经济开发区优质工业厂房寻求企业入驻
2025-08-29
密云开发区核心基建项目优化招商引资环境
2025-08-29
密云开发区企业斩获6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2025-08-29
北京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20242025年度通州区马驹桥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暨复审工作方案
2024-06-25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规范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张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8
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0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4-01-02
通州区永顺镇规范村级集体企业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2023-12-29
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3-11-29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编制说明
2021-11-01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