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质效双升 招商引资激发创新活力
科技创新
制造业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9日
北京市工业经济呈现提质增效良好态势,创新动能持续释放,高端制造引擎作用突出。在全市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和强化招商引资的背景下,工业生产稳定增长,企业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一、总体态势稳中向好
今年前三季度,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克服外部环境挑战,整体运行在合理区间,效益水平稳步提升。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总额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利润增幅远超收入增幅,反映出工业经济不仅在做大增量,更在做优存量、提升效率方面取得积极成效。这一增长态势为稳定全市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分行业数据充分彰显了北京市工业结构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迈进的步伐。汽车制造业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利润增长水平领跑主要行业,这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完善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医药制造业持续发挥创新优势,保持两位数增长,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的突破成为重要驱动力。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作为基础保障行业,利润实现小幅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在统计覆盖的多个工业大类中,近半数行业利润实现同比增长,表明转型升级在多领域同步推进。
三、企业主体活力分化显现
不同经济类型企业效益表现呈现差异化特征。其中,“三资”企业效益增长表现突出,远超平均水平,显示出北京市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政策的积极成效,外企对北京工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贡献增强。国有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利润出现微降,反映部分传统领域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仍面临压力,但也表明深化国企改革、推动转型升级仍有空间和潜力。
四、规模效应支撑显著
大中型工业企业在稳定全市工业运行中继续发挥“压舱石”和“主力军”作用。其利润总额占规上工业的比重高,且增速与整体水平基本相当,对全市工业利润增长贡献巨大。这表明在政策引导和市场竞争的双重作用下,大型企业抗风险能力和规模效益依然显著。
五、动能转换积蓄后劲
北京市工业发展质量提升不仅体现在当期效益上,研发投入的持续增长也为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企业专注于核心技术攻关和数字化改造升级,在高端装备、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研发投入强度保持高位。这种对创新“舍得投入”的做法,是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同时,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精准高效的招商引资策略,正吸引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重大项目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在京落地布局,为后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六、运营效率有待提升
在整体效益改善的同时,部分运营指标亦需关注。企业应收账款规模和产成品资金占用同比上升,一方面可能反映市场需求活跃度提升伴随的信用扩大,另一方面也提示需要关注资金周转效率和企业经营现金流状况,持续帮助企业降本增效、防范经营风险。
综上分析,北京市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延续恢复向好的基本态势,在量增的同时实现质效提升,结构优化升级特征明显,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日益夯实。尤其是招商引资聚焦高精尖产业,成功吸引一批高质量项目落地,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阶段,需在巩固当前良好势头基础上,进一步着力畅通经济循环,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新活力,深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建设,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