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推行办税事项全市通办 优化营商环境促招商引资
营商环境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9日
为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提升办税便利度,北京推出办税事项全市通办服务,打破区域限制,覆盖7大类375项高频事项,分阶段在全市国税机关实施,以减轻企业办税负担,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助力招商引资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全市通办机制的核心内涵
全市通办是北京税务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其核心在于在不改变纳税人主管税务机关、不改变税收预算级次和收入归属的前提下,允许纳税人通过办税服务厅、自助办税终端等渠道,自主选择北京行政区域内的国税机关办理相关业务,不再受主管税务机关所属区域的限制。这一机制既保障了税收征管秩序的稳定,又最大限度释放了办税便利化红利,实现了征管规范与服务优化的有机统一。
二、通办事项的范围与边界
此次纳入全市通办的事项涵盖7大类,具体包括税务登记、税务认定、发票办理、申报纳税、优惠办理、证明办理和纳税咨询。其中,税务登记类事项涉及纳税人基础信息的设立、变更与注销等;税务认定类涵盖各类税收资格的认定与管理;发票办理类包含发票领用、代开、验旧等高频业务;申报纳税类覆盖各税种的申报与缴纳;优惠办理类涉及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的申请与落实;证明办理类包括各类涉税证明的开具;纳税咨询类则为纳税人提供政策解读与操作指引。需要明确的是,涉及涉税违法行为依法应当进行行政处理的相关办税事项,不在全市通办范围内,以确保税收执法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三、分阶段推进的实施路径
为保障全市通办服务平稳落地,北京采取分阶段推进策略。初期,全市通办业务率先在石景山、门头沟、房山、通州、顺义、大兴、昌平、平谷、怀柔、密云、延庆、开发区、燕山等区域的国税局实施,让部分区域纳税人先行体验跨区办税便利。后续,随着系统磨合、人员培训和服务流程的进一步优化,全市通办服务将逐步扩展至北京行政区域内所有国税机关,实现“全域通办”目标,让更多纳税人享受到改革成果。
四、跨区域服务的技术支撑
全市通办的顺利推行离不开坚实的技术支撑。北京国税部门通过升级税收征管信息系统,打破区域数据壁垒,实现了纳税人基础信息、申报数据、发票信息等关键数据的全市共享与实时同步。自助办税终端也完成了系统适配,确保纳税人在不同区域的终端设备上均可查询和办理通办事项。同时,建立了跨区域业务协同机制,通过后台数据流转和部门联动,保障跨区办理业务的高效衔接,避免出现信息不对称或流程梗阻。
五、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为适应全市通办需求,北京国税系统加强了办税服务厅人员培训,重点提升工作人员对跨区域业务流程、政策口径和系统操作的掌握能力,确保窗口人员能够熟练受理各类通办事项。此外,优化了办税服务厅功能布局,设置“全市通办专窗”,配备引导人员,为纳税人提供清晰的办理指引。针对自助办税终端,增加了设备投放数量,优化了操作界面,简化了办理步骤,提升了自助办理的便捷性和成功率。
六、纳税人办税成本的显著降低
全市通办政策的实施,直接减少了纳税人的办税时间和经济成本。以往,纳税人需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业务,若主管税务机关距离较远,可能面临较长的路途耗时和交通费用支出。推行全市通办后,纳税人可就近选择办税地点,尤其对于分支机构较多、业务分布较广的企业,能够大幅缩短办税往返时间,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生产经营中。同时,跨区域办理避免了因区域政策执行差异可能导致的“多头跑”问题,提升了办税体验的一致性和确定性。
七、营商环境优化的重要实践
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举措,全市通办服务体现了北京税务部门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通过打破地域限制,构建“全域覆盖、就近办理”的办税服务体系,进一步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增强了市场主体在京投资发展的信心。对于招商引资工作而言,高效便捷的税收服务是吸引企业落户的重要“软实力”,全市通办政策的落地,将有助于提升北京对各类市场主体的吸引力,促进市场活力持续释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八、税收治理现代化的积极探索
全市通办不仅是服务方式的创新,更是税收治理现代化的一次积极探索。它推动税收服务从“属地管理”向“全域服务”转变,从“固定地点办理”向“自主选择办理”升级,体现了税收治理理念的与时俱进。通过数据共享、流程优化和技术赋能,构建了更加高效、协同、智能的税收服务体系,为后续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积累了有益经验,也为全国范围内推进办税便利化提供了可借鉴的“北京样本”。
九、政策落实的监督与保障
为确保全市通办政策精准落地,北京国税部门建立了多维度的监督保障机制。通过定期开展业务办理情况监测,分析通办事项的受理量、办理时长、纳税人满意度等指标,及时发现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畅通纳税人反馈渠道,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收集纳税人对通办服务的意见建议,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和办理体验。此外,加强内部考核管理,将通办业务办理质量和效率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压实工作责任,保障政策执行不打折扣。
十、持续深化改革的未来方向
全市通办是北京税务部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的一个缩影。下一步,北京将在总结全市通办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通办事项范围,探索将更多高频、刚需业务纳入通办清单。同时,加强线上办税渠道建设,提升“非接触式”办税比例,推动“线上全域通办”与“线下全城通办”相结合,构建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的税收服务新格局,为北京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贡献税务力量。
一、全市通办机制的核心内涵
全市通办是北京税务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其核心在于在不改变纳税人主管税务机关、不改变税收预算级次和收入归属的前提下,允许纳税人通过办税服务厅、自助办税终端等渠道,自主选择北京行政区域内的国税机关办理相关业务,不再受主管税务机关所属区域的限制。这一机制既保障了税收征管秩序的稳定,又最大限度释放了办税便利化红利,实现了征管规范与服务优化的有机统一。
二、通办事项的范围与边界
此次纳入全市通办的事项涵盖7大类,具体包括税务登记、税务认定、发票办理、申报纳税、优惠办理、证明办理和纳税咨询。其中,税务登记类事项涉及纳税人基础信息的设立、变更与注销等;税务认定类涵盖各类税收资格的认定与管理;发票办理类包含发票领用、代开、验旧等高频业务;申报纳税类覆盖各税种的申报与缴纳;优惠办理类涉及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的申请与落实;证明办理类包括各类涉税证明的开具;纳税咨询类则为纳税人提供政策解读与操作指引。需要明确的是,涉及涉税违法行为依法应当进行行政处理的相关办税事项,不在全市通办范围内,以确保税收执法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三、分阶段推进的实施路径
为保障全市通办服务平稳落地,北京采取分阶段推进策略。初期,全市通办业务率先在石景山、门头沟、房山、通州、顺义、大兴、昌平、平谷、怀柔、密云、延庆、开发区、燕山等区域的国税局实施,让部分区域纳税人先行体验跨区办税便利。后续,随着系统磨合、人员培训和服务流程的进一步优化,全市通办服务将逐步扩展至北京行政区域内所有国税机关,实现“全域通办”目标,让更多纳税人享受到改革成果。
四、跨区域服务的技术支撑
全市通办的顺利推行离不开坚实的技术支撑。北京国税部门通过升级税收征管信息系统,打破区域数据壁垒,实现了纳税人基础信息、申报数据、发票信息等关键数据的全市共享与实时同步。自助办税终端也完成了系统适配,确保纳税人在不同区域的终端设备上均可查询和办理通办事项。同时,建立了跨区域业务协同机制,通过后台数据流转和部门联动,保障跨区办理业务的高效衔接,避免出现信息不对称或流程梗阻。
五、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为适应全市通办需求,北京国税系统加强了办税服务厅人员培训,重点提升工作人员对跨区域业务流程、政策口径和系统操作的掌握能力,确保窗口人员能够熟练受理各类通办事项。此外,优化了办税服务厅功能布局,设置“全市通办专窗”,配备引导人员,为纳税人提供清晰的办理指引。针对自助办税终端,增加了设备投放数量,优化了操作界面,简化了办理步骤,提升了自助办理的便捷性和成功率。
六、纳税人办税成本的显著降低
全市通办政策的实施,直接减少了纳税人的办税时间和经济成本。以往,纳税人需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业务,若主管税务机关距离较远,可能面临较长的路途耗时和交通费用支出。推行全市通办后,纳税人可就近选择办税地点,尤其对于分支机构较多、业务分布较广的企业,能够大幅缩短办税往返时间,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生产经营中。同时,跨区域办理避免了因区域政策执行差异可能导致的“多头跑”问题,提升了办税体验的一致性和确定性。
七、营商环境优化的重要实践
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举措,全市通办服务体现了北京税务部门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通过打破地域限制,构建“全域覆盖、就近办理”的办税服务体系,进一步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增强了市场主体在京投资发展的信心。对于招商引资工作而言,高效便捷的税收服务是吸引企业落户的重要“软实力”,全市通办政策的落地,将有助于提升北京对各类市场主体的吸引力,促进市场活力持续释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八、税收治理现代化的积极探索
全市通办不仅是服务方式的创新,更是税收治理现代化的一次积极探索。它推动税收服务从“属地管理”向“全域服务”转变,从“固定地点办理”向“自主选择办理”升级,体现了税收治理理念的与时俱进。通过数据共享、流程优化和技术赋能,构建了更加高效、协同、智能的税收服务体系,为后续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积累了有益经验,也为全国范围内推进办税便利化提供了可借鉴的“北京样本”。
九、政策落实的监督与保障
为确保全市通办政策精准落地,北京国税部门建立了多维度的监督保障机制。通过定期开展业务办理情况监测,分析通办事项的受理量、办理时长、纳税人满意度等指标,及时发现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畅通纳税人反馈渠道,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收集纳税人对通办服务的意见建议,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和办理体验。此外,加强内部考核管理,将通办业务办理质量和效率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压实工作责任,保障政策执行不打折扣。
十、持续深化改革的未来方向
全市通办是北京税务部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的一个缩影。下一步,北京将在总结全市通办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通办事项范围,探索将更多高频、刚需业务纳入通办清单。同时,加强线上办税渠道建设,提升“非接触式”办税比例,推动“线上全域通办”与“线下全城通办”相结合,构建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的税收服务新格局,为北京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贡献税务力量。
北京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粤港澳创新走廊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实体融合
2025-08-30
燕京匠心驱动 巴塞罗那智造闪耀全球车坛
2025-08-30
通州农产品加工沪销增长显产业链协同效应
2025-08-30
通州于家务乡环境提升工程助力区域新布局
2025-08-30
天音北方总部项目落户北京顺义国展产业园
2025-08-30
推动服务业升级,强化招商赋能自贸区发展
2025-08-30
香河园区迎中粮可口可乐华北生产基地奠基
2025-08-30
新加坡举行两岸领导人会谈推进和平与繁荣
2025-08-30
李克强在中关村鼓励创业者:政府将持续为创业“增加营养”
2025-08-30
房山青年创业园举办创业分享会助力招商引资与企业升级
2025-08-30
长三角、粤港澳等地健康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2025-08-30
长三角成渝等城市群引领新型城镇化新实践
2025-08-30
北京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20242025年度通州区马驹桥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暨复审工作方案
2024-06-25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规范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张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8
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0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4-01-02
通州区永顺镇规范村级集体企业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2023-12-29
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3-11-29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编制说明
2021-11-01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