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六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筑牢发展新优势

战略新兴产业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7日
2015年,国家层面启动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建设,聚焦六大领域实施重点任务,通过政策引导与招商引资激活市场活力,拓展投资空间,释放消费潜力,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政策背景与战略导向
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的推出,旨在通过系统性政策支持,增强新兴产业与新兴业态发展动力,是应对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2015年明确的六大领域工程建设,覆盖信息、健康、海洋、服务、集成电路、创新能力等关键赛道,既立足当下产业升级需求,又着眼长远发展布局,为各地产业转型提供了清晰路径。
二、信息消费工程:数字经济的核心引擎
信息消费工程聚焦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场景拓展,推动城市公共安全视频信息共享服务试点应用等重点任务落地。以上海为例,通过建设跨区域视频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公安、交通、城管等部门数据互通,提升城市治理智能化水平;同时加速5G网络、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培育智能家居、在线教育等消费新业态,2015年后持续释放数字经济增长潜力。
三、新型健康技术惠民工程:民生福祉的坚实保障
该工程以技术创新赋能健康服务,重点推进中药标准化建设、远程医疗设备普及等任务。亳州作为中药产业核心城市,依托工程支持建立中药种植标准化基地,构建从田间到药房的全链条质量追溯体系,提升中药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同时在中西部地区推广基层医疗机构远程诊疗设备,让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延伸,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四、海洋工程装备工程:蓝色经济的硬核支撑
围绕深海资源开发与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工程装备工程重点发展深水钻井平台、海洋工程船舶、水下探测设备等高端装备。青岛凭借海洋产业基础,在工程支持下突破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关键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同时推动海洋牧场装备升级,研发智能化养殖工船,实现海洋渔业从传统捕捞向现代化养殖转型,拓展蓝色经济发展空间。
五、高技术服务业培育工程:现代产业的协同纽带
高技术服务业培育工程聚焦科技服务、数字服务、商务服务等领域,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延伸。深圳依托产业创新优势,培育一批从事技术转移、知识产权服务的科技服务机构,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杭州则重点发展电子商务服务,搭建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助力中小企业拓展国际市场,2015年后逐步形成“制造+服务”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六、高性能集成电路工程:产业升级的关键基石
集成电路是信息技术产业的“心脏”,该工程瞄准先进工艺与特色芯片,推进集成电话先进工艺生产线建设等任务。上海张江、北京中关村等产业园区,在工程支持下突破14纳米、7纳米芯片制造技术,建成多条先进工艺生产线;同时布局车规级芯片、工业控制芯片等特色领域,缓解核心零部件进口依赖,为智能汽车、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发展提供核心支撑。
七、产业创新能力工程: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
产业创新能力工程通过构建重点产业领域创新网络,整合创新资源,提升产业技术攻关能力。苏州工业园区依托工程建设产业创新中心,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在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同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立中试基地与产业孵化平台,加速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2015年后持续提升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
八、地方实践与招商引资成效
各地围绕六大工程制定配套政策,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优质项目落地。成都聚焦信息消费工程,引进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建设区域总部,带动软件研发、人工智能等配套产业集聚;武汉依托新型健康技术惠民工程,吸引生物医药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形成从研发到制造的全产业链布局;广州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通过政策补贴与用地保障,引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项目,打造临港高端装备产业集群。这些实践既推动了工程落地,又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九、未来展望与长效机制
六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的实施,为后续产业政策制定提供了宝贵经验。通过持续优化政策引导、强化要素保障、完善创新生态,各地逐步形成“政策+市场”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模式。随着工程的深入推进,新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