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轨道交通“之最”惊艳亮相北京国际城轨展
轨道交通产业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7日
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在北京开幕,众多中外企业携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新技术、新车辆参展,“中国之最”成果集中亮相,展会以“拥抱城轨时代”为主题,不仅展现行业发展成就,更搭建起技术交流与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推动轨道出行领域创新合作。
一、室外展区:见证中国地铁制造的跨越发展
室外展区中,1967年诞生的北京地铁DK1型电动客车吸引众多观众驻足。作为中国第一辆地铁电动客车,DK1型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地铁车辆制造从零开始的突破,结束了依赖外部技术的历史,为后续地铁产业自主发展奠定基础。观众手持复刻的“北京地下铁道参观券”有序体验,感受这一里程碑式车型的历史意义。在DK1型旁,中国中车株洲所2017年发布的全球首列智能轨道快运列车同样引人注目。该车应用虚拟轨道跟随控制技术,无需单独建设轨道,融合现代有轨电车大运量与公共汽车灵活行驶的优势,可直接在城市道路运行,成为一线城市大运量轨道交通系统的有效补充,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供新方案。
二、高速磁浮:打造地面交通速度新标杆
室内展区内,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项目成为焦点。该项目聚焦高速交通领域技术突破,参与研发的企业受委托提供接触轨系统设计方案。高速磁浮作为介于航空与高铁之间的新型交通方式,具有速度快、能耗低、噪音小等特点,能填补中长途出行的速度空白。按研发规划,项目2020年将研制出工程样车并建设试验线,后续有望在区域交通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城市间形成更紧密的经济联系。
三、新能源空铁:绿色智能的空中交通新选择
悬挂在空中的新能源空铁系统同样吸引观众目光。作为中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轨道交通系统,其以锂电池动力包为动力源,具有多重优势:安全性高,采用空中悬挂式设计,与地面交通分离;节能环保,零排放且能耗低;噪音小,运行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占地少,可利用城市绿化带等空间打桩铺轨;建设工期短,能快速投入使用。该系统续航里程可达100公里,电池包更换便捷,目前首列列车已在试验线挂线运行,未来还将在贵州、四川等地建设更多试验线,探索在城市新区、景区等场景的应用潜力。
四、中国“智”造:科技赋能轨道出行新体验
展会不仅展示“中国制造”的硬实力,更凸显中国“智”造的创新成果。在北京地铁展区,刷手机“二维码”进站技术让观众体验便捷出行,通过移动终端与地铁系统的互联互通,减少排队购票时间,提升通行效率。上海地铁展区的“掌静脉闸机”则为特殊群体提供便利,利用掌静脉识别技术,将残疾人、盲人等特殊人员身份与其掌静脉特征匹配,乘客注册后通过掌静脉识别即可自主通行,体现轨道交通服务的人性化与智能化。这些技术应用从细节处提升出行体验,推动轨道出行向更智慧、更包容的方向发展。
五、展会价值:从轨道技术到城市出行的全方位展现
组委会表示,城市轨道交通已超越单纯的出行工具范畴,深刻影响城市发展格局与市民生活质量。本次展会将重心从轨道交通技术本身转向轨道出行全场景,从专业领域扩展到大众参与,通过多样化的展区设置,让观众近距离感受轨道技术对城市生活的改变。七大实验室区展示前沿研发成果,地铁运营公司展区呈现实际运营经验,单轨、文创、人才等主题展区则从不同维度展现行业生态,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技术创新与人才交流提供平台,助力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全球舞台上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一、室外展区:见证中国地铁制造的跨越发展
室外展区中,1967年诞生的北京地铁DK1型电动客车吸引众多观众驻足。作为中国第一辆地铁电动客车,DK1型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地铁车辆制造从零开始的突破,结束了依赖外部技术的历史,为后续地铁产业自主发展奠定基础。观众手持复刻的“北京地下铁道参观券”有序体验,感受这一里程碑式车型的历史意义。在DK1型旁,中国中车株洲所2017年发布的全球首列智能轨道快运列车同样引人注目。该车应用虚拟轨道跟随控制技术,无需单独建设轨道,融合现代有轨电车大运量与公共汽车灵活行驶的优势,可直接在城市道路运行,成为一线城市大运量轨道交通系统的有效补充,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供新方案。
二、高速磁浮:打造地面交通速度新标杆
室内展区内,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项目成为焦点。该项目聚焦高速交通领域技术突破,参与研发的企业受委托提供接触轨系统设计方案。高速磁浮作为介于航空与高铁之间的新型交通方式,具有速度快、能耗低、噪音小等特点,能填补中长途出行的速度空白。按研发规划,项目2020年将研制出工程样车并建设试验线,后续有望在区域交通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城市间形成更紧密的经济联系。
三、新能源空铁:绿色智能的空中交通新选择
悬挂在空中的新能源空铁系统同样吸引观众目光。作为中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轨道交通系统,其以锂电池动力包为动力源,具有多重优势:安全性高,采用空中悬挂式设计,与地面交通分离;节能环保,零排放且能耗低;噪音小,运行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占地少,可利用城市绿化带等空间打桩铺轨;建设工期短,能快速投入使用。该系统续航里程可达100公里,电池包更换便捷,目前首列列车已在试验线挂线运行,未来还将在贵州、四川等地建设更多试验线,探索在城市新区、景区等场景的应用潜力。
四、中国“智”造:科技赋能轨道出行新体验
展会不仅展示“中国制造”的硬实力,更凸显中国“智”造的创新成果。在北京地铁展区,刷手机“二维码”进站技术让观众体验便捷出行,通过移动终端与地铁系统的互联互通,减少排队购票时间,提升通行效率。上海地铁展区的“掌静脉闸机”则为特殊群体提供便利,利用掌静脉识别技术,将残疾人、盲人等特殊人员身份与其掌静脉特征匹配,乘客注册后通过掌静脉识别即可自主通行,体现轨道交通服务的人性化与智能化。这些技术应用从细节处提升出行体验,推动轨道出行向更智慧、更包容的方向发展。
五、展会价值:从轨道技术到城市出行的全方位展现
组委会表示,城市轨道交通已超越单纯的出行工具范畴,深刻影响城市发展格局与市民生活质量。本次展会将重心从轨道交通技术本身转向轨道出行全场景,从专业领域扩展到大众参与,通过多样化的展区设置,让观众近距离感受轨道技术对城市生活的改变。七大实验室区展示前沿研发成果,地铁运营公司展区呈现实际运营经验,单轨、文创、人才等主题展区则从不同维度展现行业生态,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技术创新与人才交流提供平台,助力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全球舞台上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北京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创新驱动发展 北京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
2025-08-27
创业集市展创新风采 开发区助力中关村发展
2025-08-27
大兴地税创新房产交易风控机制助力招商引资
2025-08-27
朝阳安贞社区公益孵化行动引居民自治新实践
2025-08-27
朝阳百个“文化+”精品项目文博会绽放光彩
2025-08-27
朝阳区优化企业专员服务助推招商引资新举措
2025-08-27
金税三期助推税务服务升级优化招商引资环境
2025-08-27
京郊沟域经济赋能京津冀山区协同发展新路径
2025-08-27
京津冀创新研究院迁安签约驱动钢铁产业协同
2025-08-27
京津冀检验检疫一体化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显著
2025-08-27
京津冀建筑设计联盟成立赋能区域协同新引擎
2025-08-27
京津冀协同攻关科研项目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2025-08-27
北京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20242025年度通州区马驹桥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暨复审工作方案
2024-06-25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规范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张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8
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0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4-01-02
通州区永顺镇规范村级集体企业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2023-12-29
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3-11-29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编制说明
2021-11-01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