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打造80个蔬菜绿色防控示范基地

京津冀经济圈 京津冀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7日
京津冀三地近日联合启动蔬菜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建设工作,通过强化政策引导、优化资源配置及招商引资等举措,推动区域农业绿色转型。此次协同建设将以标准化示范基地为载体,推广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旨在提升蔬菜品质安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为区域农产品供给提供坚实保障。
一、政策协同构建区域农业发展新格局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指引下,三地农业农村部门聚焦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联合出台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明确,通过统一建设标准、共享技术资源、协同政策支持,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推动蔬菜产业从分散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转型。北京凭借在绿色防控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的先发优势,将其现有基地标准作为三地统一建设规范,为天津、河北提供技术输出与模式借鉴,形成“技术引领—区域联动—产业升级”的发展路径。
二、全链条绿色防控技术体系落地
示范基地建设以“非化学农药防治”为核心,构建覆盖蔬菜全生育期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在育苗环节,推广无病虫嫁接育苗技术,选用抗病品种,从源头减少病虫害发生基数;种植过程中,综合运用生物防治(如释放瓢虫、捕食螨等天敌昆虫,施用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农药)、物理诱控(安装频振式杀虫灯、黄板诱虫、防虫网覆盖)、生态调控(采用间作套种、轮作倒茬、种植显花植物涵养天敌)等措施,替代传统化学农药。同时,基地将建立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通过田间调查与智能设备结合,实现精准防控,避免盲目用药。采收后,严格执行无害化处理流程,对残枝落叶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三、标准化基地建设规模与阶段目标
示范基地建设将分阶段推进,初期聚焦核心区域布局。根据规划,三地协同建设的首批示范基地共80个,其中北京40个、天津20个、河北20个,单体基地规模均不小于200亩,重点布局在蔬菜主产区及城郊供应基地。后续将逐步扩大覆盖范围,至2020年,三地示范基地总数将达到400个,其中河北200个、北京和天津各100个,核心示范区总面积达10万亩,通过示范带动周边100万亩蔬菜种植区域实现技术升级。基地建设将严格遵循北京绿色防控基地标准,从选址、设施建设、技术应用到质量管理全程规范,确保示范效应可复制、可推广。
四、质量安全管控机制全面强化
为保障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将建立“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基地配备专业检测设备,对上市蔬菜开展常态化农药残留检测,目标实现产品检测合格率100%。同时,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模式,通过培育区域性农业服务组织,为基地提供统一的病虫害监测、防治方案制定及防控作业服务,确保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达到80%以上。在投入品管理方面,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应用低毒生物农药及理化诱控产品,力争实现化学农药用量较传统种植减少60%以上,从根本上降低农药残留风险。
五、产业提质增效与市场供给优化
随着示范基地逐步建成投产,安全优质的绿控蔬菜上市量将稳步增加。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蔬菜品质,还通过减少农药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助力农民增收。北京、天津作为主要消费市场,将优先对接本地及河北示范基地产品,通过“农超对接”“社区直供”等模式,缩短流通环节,保障蔬菜新鲜度。同时,三地将联合打造区域绿色蔬菜品牌,提升产品市场认可度与竞争力,推动蔬菜产业从“数量保障”向“质量提升”转型,满足消费者对安全农产品的需求。
六、长效保障机制助力可持续发展
为确保示范基地建设成效持续稳定,三地将建立多维度保障机制。在技术支撑方面,组建由农业科研机构、高校专家组成的技术团队,开展驻点指导与技术培训,提升基地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在政策支持方面,整合农业补贴、科技创新等资金,对符合标准的示范基地给予建设补贴与运营奖励,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地建设与运营;在监测评估方面,建立基地动态管理档案,定期开展技术应用效果、产品质量及经济效益评估,及时优化调整建设方案,推动绿色防控技术在更大范围落地见效。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