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双创资本动能强劲 中关村引领创新潮流
创新创业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7日
北京持续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推动创新创业资源高效集聚。2017年资本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总额同比增长超95%,创新创业综合指数跃升11.4点,资源、环境、活力、成效四大维度协同发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资本资源加速向创新领域汇集
资源指数以121.2高居分项榜首,同比增幅达21.2点,凸显资本、技术、人才要素供给全面强化。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带动投资爆发性增长,除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外,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比提升至41%,普惠金融政策覆盖范围持续扩大。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重点实验室等基础设施扩容,为早期项目提供全周期技术支撑。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配套升级,多个国际创新合作园区落地形成资源联动效应。
二、制度环境优化释放市场主体活力
环境指数稳步提升3.5点,深化"放管服"改革成效凸显。行政审批事项精简率达38%,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调研显示小微企业政策获得感显著增强:享受税费减免、政府采购支持比例提升14.5个百分点,电子政务平台实现236项服务"一网通办"。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覆盖十大高精尖产业,专利审查周期压缩50%,维权效率提升三倍。
三、多元主体共建创新生态体系
年轻化、国际化创业格局在中关村率先形成,"80后""90后"创业者占比突破52%,海归人才创业项目年增28%。众创空间孵化项目呈现五大来源特征:高校成果转化项目占比31%,科研人员创业项目增长40%,大企业创新平台孵化项目达2100个。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领域连续创业者占比升至35%,跨行业协作项目数量实现倍增。
四、创新效能转化支撑经济转型升级
成效指数以119.3实现最大幅度跃升,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6.8%,高于全市均值2.3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90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创32.4%新高。硬科技企业成为上市主力军,科创板受理企业中北京占比达21%。城市更新改造释放150万平方米低成本创新空间,赋能2000余家初创企业降本增效。
北京正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培育"的全链条生态,通过设立300亿元科技创新基金、建设11个前沿技术创新中心等举措,引导资本持续流向半导体、量子信息等战略领域。值得关注的是,创新创业正向津冀区域深度拓展,三地联合基金规模突破50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增速达32%,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步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