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贸引擎提速 “多证合一”助企扬帆远航
外贸进出口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5日
首都北京亮眼的进出口成就成为招商引资的闪亮金名片。2017年,北京地区外贸展现强劲动能,进出口总值突破两万亿元大关。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和监管服务创新的强力支撑下,一系列稳外贸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显著增强了外贸发展的内生动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一、贸易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
2017年,北京地区对外贸易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当年进出口总值达到2.1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实现17.5%的显著增幅。这一增速不仅体现了首都经济的活力,更大幅领先于同期全国对外贸易14.2%的平均增长水平。在构成上,进口贡献突出,总额为1.8万亿元,增长率为18%;出口同样表现强劲,达3962.5亿元,增长15.5%。进出口双双延续了前一年的良好态势,实现两位数的同步高速增长,标志着首都外贸结构更加均衡,韧性与潜力凸显。
二、结构优化与伙伴多元协同共进
北京外贸不仅“量增”,更显“质优”。出口商品结构持续优化升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占比巩固。当年机电产品出口额为1924.1亿元,增长6.9%,占据重要份额;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760.8亿元,增长1.8%,体现了首都科技创新资源的转化能力。国际市场开拓成效显著,贸易伙伴多元化格局加速形成。“一带一路”倡议成为首都外贸发展的强劲新引擎。北京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经贸联系更加紧密:与欧盟的双边贸易规模达2940.2亿元,增长12.9%;与美国的双边贸易额为2136.1亿元,增长12.4%;尤其亮眼的是与东盟的贸易表现,进出口总值攀升至1832.8亿元,实现了高达35.8%的增长速度,区域合作成果丰硕。
三、改革创新塑造一流营商环境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北京日益优化的营商环境和突破性的监管创新。其中,海关监管领域的“放管服”改革,特别是“多证合一”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成为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贸易便利化的关键举措。2017年初,北京海关企业注册“多证合一”平台正式投入运行,这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该平台秉持“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的宗旨,通过与工商部门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企业注册信息的实时共享,使得企业能够通过“单一窗口”在线完成海关备案注册手续,彻底改变了传统业务流程。
四、“多证合一”释放巨大改革红利
“多证合一”改革彻底重塑了企业涉海关注册登记流程。在改革落地前,企业办理涉及海关的注册手续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多部门奔波之旅。新设企业需先赴工商部门申领营业执照,再前往商务部门办理进出口经营权备案,最后持前述所有纸质文件前往海关办理注册备案,整个流程下来通常耗时超过半个月。改革后,流程实现革命性简化。企业只需在工商部门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时,登录“北京市工商网上登记申请服务平台”一次性填报包含工商登记信息和海关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登记所需的信息。通过“一口采集”机制,无需企业再向海关重复提交任何申请材料,实现了海关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一次办结”的便捷目标,有效杜绝了企业“跑冤枉路”的现象。
五、惠企成效显著激发市场活力
“多证合一”改革的实际成效远超预期。据相关部门评估,改革落地后,成功为企业减负增效:平均每家企业可减少重复提交的纸质材料超过30份,涉及各类备案登记事项的重复办理环节减少130余项,真正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愿景化为现实。预计此项改革每年将惠及首都地区超过6000家各类外贸企业,极大提升了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的便利度和获得感。这一深度便利化改革,配合北京在优化通关流程、发展总部经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多维度的系统性努力,共同构建了更具吸引力的国际贸易枢纽功能和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为北京在全球贸易竞争格局中持续保持优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贸易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
2017年,北京地区对外贸易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当年进出口总值达到2.1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实现17.5%的显著增幅。这一增速不仅体现了首都经济的活力,更大幅领先于同期全国对外贸易14.2%的平均增长水平。在构成上,进口贡献突出,总额为1.8万亿元,增长率为18%;出口同样表现强劲,达3962.5亿元,增长15.5%。进出口双双延续了前一年的良好态势,实现两位数的同步高速增长,标志着首都外贸结构更加均衡,韧性与潜力凸显。
二、结构优化与伙伴多元协同共进
北京外贸不仅“量增”,更显“质优”。出口商品结构持续优化升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占比巩固。当年机电产品出口额为1924.1亿元,增长6.9%,占据重要份额;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760.8亿元,增长1.8%,体现了首都科技创新资源的转化能力。国际市场开拓成效显著,贸易伙伴多元化格局加速形成。“一带一路”倡议成为首都外贸发展的强劲新引擎。北京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经贸联系更加紧密:与欧盟的双边贸易规模达2940.2亿元,增长12.9%;与美国的双边贸易额为2136.1亿元,增长12.4%;尤其亮眼的是与东盟的贸易表现,进出口总值攀升至1832.8亿元,实现了高达35.8%的增长速度,区域合作成果丰硕。
三、改革创新塑造一流营商环境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北京日益优化的营商环境和突破性的监管创新。其中,海关监管领域的“放管服”改革,特别是“多证合一”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成为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贸易便利化的关键举措。2017年初,北京海关企业注册“多证合一”平台正式投入运行,这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该平台秉持“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的宗旨,通过与工商部门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企业注册信息的实时共享,使得企业能够通过“单一窗口”在线完成海关备案注册手续,彻底改变了传统业务流程。
四、“多证合一”释放巨大改革红利
“多证合一”改革彻底重塑了企业涉海关注册登记流程。在改革落地前,企业办理涉及海关的注册手续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多部门奔波之旅。新设企业需先赴工商部门申领营业执照,再前往商务部门办理进出口经营权备案,最后持前述所有纸质文件前往海关办理注册备案,整个流程下来通常耗时超过半个月。改革后,流程实现革命性简化。企业只需在工商部门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时,登录“北京市工商网上登记申请服务平台”一次性填报包含工商登记信息和海关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登记所需的信息。通过“一口采集”机制,无需企业再向海关重复提交任何申请材料,实现了海关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一次办结”的便捷目标,有效杜绝了企业“跑冤枉路”的现象。
五、惠企成效显著激发市场活力
“多证合一”改革的实际成效远超预期。据相关部门评估,改革落地后,成功为企业减负增效:平均每家企业可减少重复提交的纸质材料超过30份,涉及各类备案登记事项的重复办理环节减少130余项,真正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愿景化为现实。预计此项改革每年将惠及首都地区超过6000家各类外贸企业,极大提升了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的便利度和获得感。这一深度便利化改革,配合北京在优化通关流程、发展总部经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多维度的系统性努力,共同构建了更具吸引力的国际贸易枢纽功能和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为北京在全球贸易竞争格局中持续保持优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京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粤港澳创新走廊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实体融合
2025-08-30
燕京匠心驱动 巴塞罗那智造闪耀全球车坛
2025-08-30
通州农产品加工沪销增长显产业链协同效应
2025-08-30
通州于家务乡环境提升工程助力区域新布局
2025-08-30
天音北方总部项目落户北京顺义国展产业园
2025-08-30
推动服务业升级,强化招商赋能自贸区发展
2025-08-30
香河园区迎中粮可口可乐华北生产基地奠基
2025-08-30
新加坡举行两岸领导人会谈推进和平与繁荣
2025-08-30
李克强在中关村鼓励创业者:政府将持续为创业“增加营养”
2025-08-30
房山青年创业园举办创业分享会助力招商引资与企业升级
2025-08-30
长三角、粤港澳等地健康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2025-08-30
长三角成渝等城市群引领新型城镇化新实践
2025-08-30
北京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20242025年度通州区马驹桥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暨复审工作方案
2024-06-25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规范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张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8
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0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4-01-02
通州区永顺镇规范村级集体企业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2023-12-29
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3-11-29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编制说明
2021-11-01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