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税务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德企深耕中国市场

外商投资 营商环境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5日
北京市税务部门围绕招商引资工作,通过精准政策辅导和创新服务机制,积极落实中德税收协定更新内容,有效解决外资企业跨境投资税务难题,为德资企业在京发展创造稳定透明的税收环境。
一、国际税收协定演进背景
中德两国1985年签署首份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后,随着全球经贸规则演变及双边投资规模扩大,2014年完成新版协定谈判,2016年生效并于2017年正式实施。此次修订聚焦数字经济时代税收管辖权划分、常设机构认定标准、股息利息预提税率等核心条款,消除跨境经营重复征税风险。
二、税收服务精细化实践
北京市税务局联合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建立重点外企联络机制,针对新协定执行中的常设机构判定、跨境支付扣缴等高频问题,编制多语种政策指引。通过大数据筛查外资企业涉税风险点,推出"一企一策"税收体检服务,协助西门子等企业优化供应链税务架构,2023年累计解决跨境涉税争议案件40余起。
三、协定升级释放投资红利
新协定将股息预提税率从10%降至5%,特许权使用费税率调整为7%,显著降低德企在华运营成本。大众汽车集团税务负责人表示,税收确定性增强了增资扩产信心,其北京研发中心已累计投入15亿元。同期,宝马集团依托税收协定中资本利得免税条款,完成逾30亿元利润再投资。
四、跨部门协同筑牢治理基础
北京市税务部门联合商务、海关构建外资企业全周期服务链,开发国际税收e服务平台,实现非居民纳税人线上备案、协定待遇"一键享惠"。2024年上半年,为德资企业办理税收协定待遇减免税额同比增长32%,德企在京新增投资项目同比上升18%。
五、全球经验赋能服务创新
借鉴德国联邦税务局大企业服务模式,北京试点税收事先裁定机制,已为奔驰等企业提供跨境重组、无形资产定价等15项确定性裁定。同步强化中德税务信息交换合作,运用OECD国际通用框架防范避税行为,2023年双向交换涉税信息超8000条。
六、企业获得感持续提升
德资企业座谈会上,多家企业反馈新版协定明确技术服务费征税规则后,其中国子公司研发费用税负降低逾20%。北京市税务局据此开发"智能退税"系统,单笔跨境退税办理时效压缩至5个工作日,年均为外企释放流动资金超10亿元。
七、未来改革深化方向
北京市计划建立外企税收政策动态响应专班,探索数字经济"用户参与价值"征税模型试点。同步升级跨境利润水平监控系统,结合中德税收协定新增的强制仲裁条款,构建国际税收争议"预防+解决"双机制,持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税收营商环境。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