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出台新政强化民营经济支持推动招商引资
民营经济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5日
近日,北京市为优化营商环境、提振经济活力,出台20项支持措施,帮助民营企业在疫情背景下渡难关、增活力,化危为机。这些举措聚焦市场公平、权益保护、成本降低和疫情应对等关键领域,旨在深化原有政策延续性,并推动招商引资工作高质量发展,促进首都经济持续繁荣。
一、政策背景围绕当前经济形势展开,北京市通过系统分析企业痛点,整合过往经验。疫情中,相关措施如"16条""10条"已有一定成效,新政策旨在固化优化成果,形成长效机制。核心在于"营造三个环境、促进三个发展、健全三个机制",即市场化、法治化、制度化环境,引导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和规范发展,并建立领导协调、统计监测和工作评价机制。
二、在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方面,新政进一步放开民间投资领域。民营企业可参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公共服务投资运营,建立长效项目推介机制,确保公平准入。禁止设立违规许可或隐性门槛,消除额外附加条件,鼓励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营造平等竞争氛围。
三、强调合法权益保护成为关键一环。新政加强对企业和企业家合法财产保护,处理涉嫌违法行为时,严格遵循法治原则,确保公正透明。同时,建立政府失信追溯机制,针对拖欠企业款项行为依法问责,维护市场主体权益。
四、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措施包括完善融资服务。探索构建小微贷款服务中心,深化续贷功能,解决贷款难、成本高等问题。推广无形资产抵押融资,拓宽渠道,并全面实施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减轻税费负担。
五、应对疫情解忧纾困方面,新政加大支持力度。重点在纾困、融资、用工等领域,引导企业利用援企稳岗、房租减免、社保优惠等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实现发展韧性。
六、健全工作机制覆盖全周期管理。新政建立疫情应对政策体系,跟踪研判援企效果,成熟政策纳入常态化管理。通过动态监测和评价机制,确保政策落地实效。
七、政策预期将激发内生动力。优化外部环境,助力民营企业在创新、开放、规范方面提升,推动首都经济结构升级,强化招商引资吸引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