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强化跨境金融协作 完善资本市场监管制度

金融业 外贸进出口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5日
2018年,相关部门在北京联合承办国际统一私法协会新兴市场委员会会议暨金融法研讨会,围绕证券持有体系法律确定性等议题展开讨论,强调通过完善跨境交易与监管协作制度,提升资本市场国际化水平,为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一、证券直接持有体系的制度优势与实践价值
会议指出,中国资本市场实行的证券直接持有体系,是保障市场公开透明的重要基础。该体系通过清晰的权属登记机制,实现了投资者账户与证券持有关系的直接对应,为穿透式市场监管提供了技术前提,有效防范了多层嵌套可能引发的监管套利风险。在保护投资者权益方面,直接持有模式确保了投资者对所持证券的直接控制权,便于监管部门及时追溯资金流向和交易行为,在落实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上展现出独特优势,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稳健运行的重要制度支撑。
二、国际法律制度的借鉴与跨境协调路径
针对国际统一私法协会起草的《中介化证券实体法公约》,会议认为,作为国际资本市场基础性法律文件,其确立的中介化持有规则代表了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实践,虽与中国直接持有体系存在差异,但其中关于跨境证券持有法律关系界定、权益保护等内容,对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具有参考价值。会议强调,在推进市场双向开放过程中,需加强对国际市场法律制度的系统性研究,既要尊重不同市场的制度差异,也要积极探索规则衔接机制,通过双边或多边监管合作,降低跨境交易的法律不确定性,为境内外投资者营造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三、资本市场法律体系的完善与监管协作强化
会议明确,健全基础性法律制度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当前,需以《证券法》修订和《期货法》制定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跨境交易活动规范。具体而言,要在法律层面明确跨境证券交易的准入标准、信息披露要求和投资者权益保护措施,同时建立健全跨境监管协作机制,包括信息共享、执法互助等制度安排。通过法律修订,既要保留中国资本市场在账户体系、监管模式等方面的特色优势,也要吸收国际成熟市场在跨境风险防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领域的经验,提升制度供给的前瞻性和国际化水平。
四、金融科技发展下的持有体系法律确定性提升
随着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区块链、数字化登记等技术对传统证券持有体系产生深刻影响。会议围绕金融科技背景下的证券持有法律问题展开讨论,提出需主动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通过完善相关法律规则,明确数字环境下证券权属的确认标准、转让规则和监管责任。例如,在推进证券登记结算数字化过程中,需确保电子账户的法律效力,防范数据安全风险,同时利用技术手段增强持有体系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进一步夯实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技术和法律基础,为资本市场创新发展提供安全边界。
本次会议的举办,为中国资本市场在扩大开放背景下完善法律制度、强化跨境协作搭建了国际交流平台。通过借鉴国际经验、立足自身实际,相关部门将持续推进资本市场法治建设,以更健全的制度环境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助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