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以信用体系建设提升城市治理与营商环境效能

营商环境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3日
北京正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重要抓手,通过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创新监管服务模式、深化“信用+”场景应用等举措,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筑牢信用基石。
一、强化顶层设计,构建系统性信用建设框架
北京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作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通过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统筹推进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应用等各环节工作,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共建格局。围绕企业和个人信用两大核心,聚焦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四大领域,制定专项建设方案,推动信用建设与城市管理各领域深度融合。
二、打破信息壁垒,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共用
为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北京加快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整合各部门、各领域信用数据资源。相关部门建设的信用信息系统已实现互联互通,涵盖企业登记注册、行政处罚、荣誉表彰、失信惩戒等多类信息。通过统一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推动信用信息在政务服务、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场景的跨部门共享,为精准监管和高效服务提供数据支撑。目前,平台已归集海量信用信息,为企业和个人信用画像构建奠定基础。
三、创新监管模式,完善信用奖惩机制
北京以信用为基础,构建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失信红黑名单制度,对守信主体在行政审批、资金支持、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优先便利;对失信主体依法实施限制市场准入、融资信贷、评优评先等联合惩戒措施,推动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约束氛围。同时,探索双积分信用监管模式,将企业信用状况与监管频次、检查方式挂钩,实现监管资源精准配置,提升监管效能。
四、深化“信用+”应用,赋能城市治理与民生服务
北京积极拓展“信用+”应用场景,推动信用建设与交通、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深度融合。在交通领域,探索基于信用的交通出行服务,对守信个人在停车、公共交通等方面提供便利;在医疗领域,将信用管理融入预约挂号、诊疗服务等环节,引导患者诚信就医。同时,鼓励发展“信用+保险”模式,支持保险机构开发基于信用的创新产品,为守信主体提供保费优惠、快速理赔等服务,助力解决民生服务中的痛点难点问题。
五、推动大数据赋能,提升信用建设智能化水平
依托大数据行动计划,北京加快信用信息智能化处理与应用。支持专业机构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信用风险预警、信用评价模型研发等工作,提升信用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鼓励信用服务机构为政府部门、市场主体提供定制化信用报告、信用咨询等服务,推动信用产品在市场交易、融资信贷、招标投标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激发信用服务市场活力。
六、培育信用服务市场,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北京通过打造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引导科技、金融与信用服务产业融合发展。支持信用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开展合作,研发创新信用产品和服务模式,推动信用信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助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加强对信用服务机构的培育和规范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提升信用服务专业化水平。
七、健全法规标准,保障信用体系规范运行
北京加快社会信用立法进程,明确信用信息采集、共享、使用的边界和规范,保护信用主体合法权益。强化信用标准体系建设,制定信用信息分类分级、信用评价、信用修复等关键领域标准,提升信用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同时,加强信用信息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保障机制,确保信用信息采集、存储、使用全过程安全可控。
八、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信用建设走深走实
作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北京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通过总结信用信息共享、信用监管创新、“信用+”应用等方面的实践案例,为全国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同时,加强与国内外城市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持续优化信用建设路径,努力在信用体系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上走在前列,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信用支撑。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