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红门拆除工业大院 千亩土地变身绿色空间
制造业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3日
作为首都城南发展的重要区域,北京西红门镇通过拆除工业大院、推进绿化建设与招商引资,实现了从低端产业聚集区到绿色生态新城的转型,为城乡结合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践样本。
一、工业大院的形成与发展瓶颈
上世纪80年代,依托毗邻城区的区位优势,西红门镇形成了村级工业大院发展模式,各类小型加工、制造企业快速聚集,一度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工业大院逐渐暴露出规划缺失、产业层次低、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大量低端业态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加大,与首都功能定位和区域发展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
二、疏解整治的必要性与政策背景
在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城乡结合部改造的政策引导下,西红门镇启动工业大院腾退工作。这一举措既是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必然要求,也是改善人居环境、优化产业结构的现实需要。通过拆除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腾退低效利用土地,为区域绿色发展和产业升级腾出空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三、腾退改造的实施路径与成效
腾退工作坚持“规划先行、分类施策”原则,通过拆除违法建设与引导企业转型相结合,稳步推进工业大院清理整治。在拆除腾退过程中同步开展土地整理和生态修复,优先保障绿化空间。目前,镇域内九成以上工业大院已完成拆除或签订腾退协议,腾退土地按照“两成建产业、八成还绿地”的比例进行规划,绿色生态空间持续扩展;部分地块已启动平原造林工程,昔日的工业聚集区逐步转变为绿树成荫的生态廊道。
四、生态修复与绿色空间构建
腾退地块通过实施土壤改良、植被种植等生态修复措施,逐步恢复土地生态功能。在已完成绿化的区域种植槐树、杨树等乡土树种,形成多层次、复合型的绿色景观。通过建设口袋公园、社区绿地等公共空间,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据统计,包括西红门镇在内,北京大兴区近年来在城乡结合部累计新增造林面积达2万亩,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五、产业升级与高端业态培育
在保障生态空间的基础上,西红门镇围绕新兴产业方向推进土地二次开发,重点引入科技创新、现代服务等高端业态,打造产业升级新载体。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吸引优质企业入驻,推动产业结构向绿色化、高端化转型,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六、区域协同发展与未来规划
西红门镇的转型实践是北京大兴区城乡结合部改造的缩影。按照规划,未来五年大兴区将持续推进庞各庄、青云店等地区的拆除腾退工作,全面完成重点区域改造任务。通过统筹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构建“绿色空间为底、高端产业为核”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助力首都南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七、社会民生改善与城市品质提升
工业大院腾退不仅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也为城市功能完善创造了条件。通过配套建设学校、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市承载能力。交通路网优化、环境综合治理等举措有效缓解了以往的拥堵和脏乱问题,居民生活满意度显著提高,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八、经验启示与示范意义
西红门镇通过“以绿挤脏、以绿挤乱”的治理模式,探索出一条城乡结合部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其核心经验在于坚持生态优先、规划引领,通过疏解低端产业倒逼发展方式转变,同时注重保障民生需求和产业可持续发展。这一实践为大城市城乡结合部改造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彰显了绿色发展理念在城市更新中的重要价值。
一、工业大院的形成与发展瓶颈
上世纪80年代,依托毗邻城区的区位优势,西红门镇形成了村级工业大院发展模式,各类小型加工、制造企业快速聚集,一度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工业大院逐渐暴露出规划缺失、产业层次低、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大量低端业态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加大,与首都功能定位和区域发展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
二、疏解整治的必要性与政策背景
在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城乡结合部改造的政策引导下,西红门镇启动工业大院腾退工作。这一举措既是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必然要求,也是改善人居环境、优化产业结构的现实需要。通过拆除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腾退低效利用土地,为区域绿色发展和产业升级腾出空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三、腾退改造的实施路径与成效
腾退工作坚持“规划先行、分类施策”原则,通过拆除违法建设与引导企业转型相结合,稳步推进工业大院清理整治。在拆除腾退过程中同步开展土地整理和生态修复,优先保障绿化空间。目前,镇域内九成以上工业大院已完成拆除或签订腾退协议,腾退土地按照“两成建产业、八成还绿地”的比例进行规划,绿色生态空间持续扩展;部分地块已启动平原造林工程,昔日的工业聚集区逐步转变为绿树成荫的生态廊道。
四、生态修复与绿色空间构建
腾退地块通过实施土壤改良、植被种植等生态修复措施,逐步恢复土地生态功能。在已完成绿化的区域种植槐树、杨树等乡土树种,形成多层次、复合型的绿色景观。通过建设口袋公园、社区绿地等公共空间,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据统计,包括西红门镇在内,北京大兴区近年来在城乡结合部累计新增造林面积达2万亩,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五、产业升级与高端业态培育
在保障生态空间的基础上,西红门镇围绕新兴产业方向推进土地二次开发,重点引入科技创新、现代服务等高端业态,打造产业升级新载体。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吸引优质企业入驻,推动产业结构向绿色化、高端化转型,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六、区域协同发展与未来规划
西红门镇的转型实践是北京大兴区城乡结合部改造的缩影。按照规划,未来五年大兴区将持续推进庞各庄、青云店等地区的拆除腾退工作,全面完成重点区域改造任务。通过统筹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构建“绿色空间为底、高端产业为核”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助力首都南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七、社会民生改善与城市品质提升
工业大院腾退不仅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也为城市功能完善创造了条件。通过配套建设学校、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市承载能力。交通路网优化、环境综合治理等举措有效缓解了以往的拥堵和脏乱问题,居民生活满意度显著提高,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八、经验启示与示范意义
西红门镇通过“以绿挤脏、以绿挤乱”的治理模式,探索出一条城乡结合部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其核心经验在于坚持生态优先、规划引领,通过疏解低端产业倒逼发展方式转变,同时注重保障民生需求和产业可持续发展。这一实践为大城市城乡结合部改造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彰显了绿色发展理念在城市更新中的重要价值。
北京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全球音乐教育盛会北京启幕助推文化资源招商引资
2025-08-24
青龙湖国际生态度假区项目签约助力区域文旅升级
2025-08-24
瑞丽中缅边交会助推贸易升温 两国客商机遇倍增
2025-08-24
北京门头沟区创新服务举措 赋能纳税企业发展
2025-08-24
全球网红热推中国制造,数字经济赋能贸易新变革
2025-08-24
热点城市土地市场供需双降 招商引资政策稳预期
2025-08-24
制造业引领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在北京加速推进
2025-08-24
昌平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加速实现年度发展目标
2025-08-24
全球产业园区抗疫经济政策比较与招商引资新机遇
2025-08-24
清苑高新产业迎来北京重大投资项目深化协同发展
2025-08-24
清洁能源主导北京亦庄开发区推动招商引资新机遇
2025-08-24
全国股份转让系统落户北京金融街助力金融新引擎
2025-08-24
北京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20242025年度通州区马驹桥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暨复审工作方案
2024-06-25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规范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张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8
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0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4-01-02
通州区永顺镇规范村级集体企业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2023-12-29
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3-11-29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编制说明
2021-11-01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