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开区党建服务新平台助力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经济开发区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3日
面对全球竞争加剧和产业升级需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党建为引擎,创新打造"亦企服务港"机制,通过政企协同、资源整合,破解企业发展堵点,显著提升区域营商环境吸引力,为招商引资注入强劲动能。该服务体系将政策触角延伸至生产一线,实现问题高效闭环处置,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平台。
一、构建"企业吹哨、部门报到"联动机制
北京经开区深化党建引领,创新推出"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服务模式。以亦企服务港为载体,整合经济、规划、生态等领域力量入驻实体站点。通过制定标准化问题响应规程,建立"企业诉求-服务港分派-部门协同办理-结果反馈"闭环链条。区别于传统行政审批流程,该机制强调"关口前移、重心下沉",企业只需在服务港提出需求,属地部门半小时内响应接单,复杂问题启动跨部门联席会商。在台湖港运作案例中,某制造企业设备进口受阻,服务港当日协调海关与税务部门联合处置,实现关键原料24小时通关。该模式被纳入市级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二、实施全域覆盖的"五站进港"服务架构
北京经开区建成台湖港、通明湖港等8个实体化服务站点,同步推进旧宫港等站点规划。每个服务港集成五大功能模块:党群工作站负责政企联建,指导非公企业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政务服务站承接开办登记、政策咨询业务,设置绿色通道窗口;工会服务站聚焦劳动权益保障,联动第三方机构开展技能培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企业志愿服务项目;社区青年汇吸引青年创客参与技术交流。以荣华港为例,"五站"协同解决某生物医药企业员工住宿短缺问题,通过匹配园区人才公寓资源,同步解决其扩产用地审批需求。该立体化服务矩阵使得企业高频事项办结周期缩短近60%。
三、数字赋能推动诉求响应智能化升级
北京经开区自主研发亦企智慧服务系统,构建动态企业数据库。系统整合工商注册、能耗监测等37类数据源,通过算法模型预判高频诉求类型。企业在移动端提交需求后,系统自动关联历史处置案例,智能匹配责任部门;政府端实时显示诉求热力图,实现资源精准调度。某电子企业固废清运难题在系统触发预警后,亦庄港联动生态部门启动应急转运方案,3天内清理积存垃圾200吨。该系统同步开发政策精准推送功能,使惠企政策触达率提升至98%。
四、夯实营商环境的制度性基础保障
北京经开区健全服务监督评价机制,制定首接负责制和限时办结规程。设立服务质量电子监察模块,办理进度实时短信推送企业;实行诉求解决"双回访"制度,企业对处置结果和经办态度分别评分,数据纳入部门绩效考核。制度性保障显著提升企业信任度,博兴港首创的产业链供需对接会,带动区内32家企业达成技术合作。该模式成为企业选址重要参考要素,某跨国研发中心落地评估中,对服务港建设给予专项加分。
五、构建产业生态与招商引资良性循环
亦企服务港深度融入区域产业规划,组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服务专班。通过常态化企业诊断走访,系统梳理产业配套缺失环节,动态调整招商引资方向。在解决某光电企业检测平台缺失问题后,马驹桥港据此引进第三方检测中心,促成产业链补链项目落地。服务港同步建立企业成长档案,筛选高潜力项目纳入精准培育库,形成"诉求解决-环境优化-企业集聚"的正向循环。区域新增投资项目中,产业链配套完善度首次超越土地要素成本成为首要考量指标。
北京经开区以亦企服务港为触角的创新实践,重构了政府与企业深度协作的治理生态。通过系统化制度设计、精细化服务布局和数字化治理工具,该模式正成为提升区域战略竞争力的核心基础设施。面向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这一机制将进一步拓展跨境服务能力,为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新高地筑牢发展根基。
一、构建"企业吹哨、部门报到"联动机制
北京经开区深化党建引领,创新推出"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服务模式。以亦企服务港为载体,整合经济、规划、生态等领域力量入驻实体站点。通过制定标准化问题响应规程,建立"企业诉求-服务港分派-部门协同办理-结果反馈"闭环链条。区别于传统行政审批流程,该机制强调"关口前移、重心下沉",企业只需在服务港提出需求,属地部门半小时内响应接单,复杂问题启动跨部门联席会商。在台湖港运作案例中,某制造企业设备进口受阻,服务港当日协调海关与税务部门联合处置,实现关键原料24小时通关。该模式被纳入市级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二、实施全域覆盖的"五站进港"服务架构
北京经开区建成台湖港、通明湖港等8个实体化服务站点,同步推进旧宫港等站点规划。每个服务港集成五大功能模块:党群工作站负责政企联建,指导非公企业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政务服务站承接开办登记、政策咨询业务,设置绿色通道窗口;工会服务站聚焦劳动权益保障,联动第三方机构开展技能培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企业志愿服务项目;社区青年汇吸引青年创客参与技术交流。以荣华港为例,"五站"协同解决某生物医药企业员工住宿短缺问题,通过匹配园区人才公寓资源,同步解决其扩产用地审批需求。该立体化服务矩阵使得企业高频事项办结周期缩短近60%。
三、数字赋能推动诉求响应智能化升级
北京经开区自主研发亦企智慧服务系统,构建动态企业数据库。系统整合工商注册、能耗监测等37类数据源,通过算法模型预判高频诉求类型。企业在移动端提交需求后,系统自动关联历史处置案例,智能匹配责任部门;政府端实时显示诉求热力图,实现资源精准调度。某电子企业固废清运难题在系统触发预警后,亦庄港联动生态部门启动应急转运方案,3天内清理积存垃圾200吨。该系统同步开发政策精准推送功能,使惠企政策触达率提升至98%。
四、夯实营商环境的制度性基础保障
北京经开区健全服务监督评价机制,制定首接负责制和限时办结规程。设立服务质量电子监察模块,办理进度实时短信推送企业;实行诉求解决"双回访"制度,企业对处置结果和经办态度分别评分,数据纳入部门绩效考核。制度性保障显著提升企业信任度,博兴港首创的产业链供需对接会,带动区内32家企业达成技术合作。该模式成为企业选址重要参考要素,某跨国研发中心落地评估中,对服务港建设给予专项加分。
五、构建产业生态与招商引资良性循环
亦企服务港深度融入区域产业规划,组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服务专班。通过常态化企业诊断走访,系统梳理产业配套缺失环节,动态调整招商引资方向。在解决某光电企业检测平台缺失问题后,马驹桥港据此引进第三方检测中心,促成产业链补链项目落地。服务港同步建立企业成长档案,筛选高潜力项目纳入精准培育库,形成"诉求解决-环境优化-企业集聚"的正向循环。区域新增投资项目中,产业链配套完善度首次超越土地要素成本成为首要考量指标。
北京经开区以亦企服务港为触角的创新实践,重构了政府与企业深度协作的治理生态。通过系统化制度设计、精细化服务布局和数字化治理工具,该模式正成为提升区域战略竞争力的核心基础设施。面向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这一机制将进一步拓展跨境服务能力,为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新高地筑牢发展根基。
北京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北京市文创投资热潮引领融合创新发展新纪元
2025-08-27
北京市消费价格温和波动 民生保障稳中提质
2025-08-27
北京市一季度财政收支双增驱动重点领域提速
2025-08-27
北京市与渥太华友城合作拓宽招商引资新领域
2025-08-27
北京税企零距离互动 全面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2025-08-27
北京顺义推进全域无煤化 筑牢绿色发展根基
2025-08-27
北京顺义新三板加速器引资促集群发展新动能
2025-08-27
北京开发区三人入选科技部火炬创业导师名单
2025-08-27
北京科博会集中签约项目引领招商引资新高度
2025-08-27
北京科博会落幕引关注 高精尖签约成果丰硕
2025-08-27
北京口岸通关智能化变革释放招商引资新动能
2025-08-27
北京临空经济区招商引资激活首都发展新动能
2025-08-27
北京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20242025年度通州区马驹桥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暨复审工作方案
2024-06-25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规范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张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8
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0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4-01-02
通州区永顺镇规范村级集体企业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2023-12-29
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3-11-29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编制说明
2021-11-01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