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开区:以创新政策培育国际竞争力民营企业

民营经济 经济开发区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3日
近日,科技部与全国工商联联合印发指导意见,聚焦培育核心技术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民营企业,提出通过政策引领、机制创新、科技金融等多维举措,深化招商引资与创新资源整合,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一、强化政策协同落地,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指导意见明确,要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推动普惠性政策精准落实。2023年以来,各地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扩面,上海、深圳等地通过简化申报流程、加强政策宣讲,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稳步增长。在研发投入支持方面,2024年税务部门进一步优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申报机制,北京、杭州等地民营企业享受加计扣除政策的比例显著提升,有效降低了创新成本。创新券政策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开展跨区域应用试点,2023年江苏、广东等地民营企业通过创新券购买检验检测、技术咨询等服务超万次,推动创新资源向民营中小微企业倾斜。
二、完善科技金融体系,破解融资瓶颈制约
针对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指导意见提出构建“创投+信贷+担保+保险”联动的科技金融模式。2024年,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高新区等地设立民营科技企业专项信贷额度,商业银行开发“技术流”授信产品,2023年相关园区民营科技企业贷款获批效率提升30%以上。融资担保方面,2024年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扩大对民营科技企业的覆盖范围,浙江、四川等地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民营中小微科技企业的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科技保险领域,2023年深圳、苏州试点“专利保险+维权援助”服务,为近千家民营企业的核心专利提供风险保障,助力企业稳定研发投入。
三、支持深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提升核心技术能力
指导意见强调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科技重大项目,2023年科技部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明确民营企业牵头或参与的项目占比不低于30%。合肥、西安等地民营企业深度参与量子计算、航空发动机等重大专项,2023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超20个。在高水平研发机构建设方面,2024年工信部支持民营企业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广东、山东等地已有多家民营企业获批,研发投入占比达营收的5%以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显著增强。
四、深化开放合作与军民融合,拓展发展空间
指导意见提出推动民营企业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军民协同创新。2024年,苏州工业园区、广州南沙新区建设国际技术转移中心,2023年帮助民营企业与海外高校、科研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近50个,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超百项。军民融合领域,2023年成都、绵阳等地民营企业通过军工保密资质认证数量同比增长25%,在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参与军工配套项目,推动“军转民”“民参军”双向转化。同时,各地加强民营企业国际化布局支持,2024年上海、厦门组织民营企业参加国际科技展会,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下一步,两部门将联合地方建立政策落实跟踪机制,通过调研督导、第三方评估等方式,推动指导意见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环境,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民营领军企业。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免费获取政策汇编

立即获取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