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千年古都文脉永续 新时代文昌运盛谱新篇
所属地区:北京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3日
作为世界著名古都和全国文化中心,北京正以历史文化保护为根基,通过老城复兴、文化带建设等系统举措,在传承中创新、在保护中发展,持续优化文化产业营商环境,以招商引资激活文化活力,让千年古都在新时代焕发文昌运盛的蓬勃气象。
一、首都战略定位中的文化传承使命。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根本性课题,北京始终以历史眼光和战略高度谋划长远发展。作为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北京的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遗产,既是首都职责所在,也是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内在要求。北京立足全国文化中心定位,将历史文脉延续融入城市发展血脉,在保护与利用的辩证统一中,探索古都现代化路径。
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北京路径”。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北京在传承城市历史文脉上下定决心、舍得投入。面对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的交融需求,北京探索形成“该修则修、该用则用、该建则建”的实践原则,推动城市保护与有机更新相衔接。通过文物建筑抢险修缮、历史街区风貌整治、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等举措,让沉睡的文化遗产“活”起来,成为市民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老城整体复兴的精细实践。加强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是一项历史性工程,北京坚持“一条街一条街地干,一茬接着一茬干”的务实态度推进工作。前门大栅栏旁的北京坊,历经十年规划论证,在保留历史肌理基础上引入现代商业、文化业态,成为老街区焕发新活力的典范;三里河区域通过水系恢复,再现“水穿街巷”的古老景观,玉河、鲜鱼口、芦草园等老地名随着街区复兴被重新唤醒,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触摸历史温度。
四、三大文化带串联的山水人文画卷。大运河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建设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这三大文化带承载着北京刚柔并济、山水相依的自然文化资源和城市发展记忆。长城文化带展现古都军事防御与民族交融历史;大运河文化带诉说南北物资流通与文化交流故事;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串联起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与皇家园林、名人故居等人文资源。三大文化带的系统保护与活化,让北京的历史文化从点上“珍珠”连成线上“项链”再形成面上“画卷”。
五、“新十六景”折射的文化认同与群众基础 “北京新十六景”应运而生,成为展现古都新风貌的窗口。其中,“永定碧波”“潞城新意”“古北水乡”“玉泉清漪”等景致,对应三大文化带建设成果,既是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也是市民心中公认的美景。这些景观的形成,充分说明北京“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文化布局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和鲜活实践品格,文化建设成果真正惠及市民生活。
六、“一核一城三带两区”的文化布局实践。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核”,以老城整体保护为“城”,以三大文化带为脉络,结合生态涵养区和文化功能区建设,北京构建起“一核一城三带两区”的文化发展格局。这一布局立足北京历史文化整体价值,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通过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结合,让文化保护从单一文物抢救转向系统性文脉延续。
七、文源深广的优势与文化新辉煌的铸就。北京文源深、文脉广、文运盛,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正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根基,精心打磨每个历史文化街区,唤醒老北京文化记忆。通过优化文化产业招商引资环境,吸引优质文化项目落地,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让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在新时代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一、首都战略定位中的文化传承使命。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根本性课题,北京始终以历史眼光和战略高度谋划长远发展。作为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北京的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遗产,既是首都职责所在,也是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内在要求。北京立足全国文化中心定位,将历史文脉延续融入城市发展血脉,在保护与利用的辩证统一中,探索古都现代化路径。
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北京路径”。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北京在传承城市历史文脉上下定决心、舍得投入。面对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的交融需求,北京探索形成“该修则修、该用则用、该建则建”的实践原则,推动城市保护与有机更新相衔接。通过文物建筑抢险修缮、历史街区风貌整治、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等举措,让沉睡的文化遗产“活”起来,成为市民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老城整体复兴的精细实践。加强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是一项历史性工程,北京坚持“一条街一条街地干,一茬接着一茬干”的务实态度推进工作。前门大栅栏旁的北京坊,历经十年规划论证,在保留历史肌理基础上引入现代商业、文化业态,成为老街区焕发新活力的典范;三里河区域通过水系恢复,再现“水穿街巷”的古老景观,玉河、鲜鱼口、芦草园等老地名随着街区复兴被重新唤醒,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触摸历史温度。
四、三大文化带串联的山水人文画卷。大运河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建设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这三大文化带承载着北京刚柔并济、山水相依的自然文化资源和城市发展记忆。长城文化带展现古都军事防御与民族交融历史;大运河文化带诉说南北物资流通与文化交流故事;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串联起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与皇家园林、名人故居等人文资源。三大文化带的系统保护与活化,让北京的历史文化从点上“珍珠”连成线上“项链”再形成面上“画卷”。
五、“新十六景”折射的文化认同与群众基础 “北京新十六景”应运而生,成为展现古都新风貌的窗口。其中,“永定碧波”“潞城新意”“古北水乡”“玉泉清漪”等景致,对应三大文化带建设成果,既是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也是市民心中公认的美景。这些景观的形成,充分说明北京“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文化布局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和鲜活实践品格,文化建设成果真正惠及市民生活。
六、“一核一城三带两区”的文化布局实践。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核”,以老城整体保护为“城”,以三大文化带为脉络,结合生态涵养区和文化功能区建设,北京构建起“一核一城三带两区”的文化发展格局。这一布局立足北京历史文化整体价值,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通过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结合,让文化保护从单一文物抢救转向系统性文脉延续。
七、文源深广的优势与文化新辉煌的铸就。北京文源深、文脉广、文运盛,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正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根基,精心打磨每个历史文化街区,唤醒老北京文化记忆。通过优化文化产业招商引资环境,吸引优质文化项目落地,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让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在新时代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北京招商项目
更多项目
青龙湖国际生态度假区项目签约助力区域文旅升级
2025-08-24
全球音乐教育盛会北京启幕助推文化资源招商引资
2025-08-24
瑞丽中缅边交会助推贸易升温 两国客商机遇倍增
2025-08-24
北京门头沟区创新服务举措 赋能纳税企业发展
2025-08-24
全球网红热推中国制造,数字经济赋能贸易新变革
2025-08-24
制造业引领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在北京加速推进
2025-08-24
昌平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加速实现年度发展目标
2025-08-24
热点城市土地市场供需双降 招商引资政策稳预期
2025-08-24
清苑高新产业迎来北京重大投资项目深化协同发展
2025-08-24
清洁能源主导北京亦庄开发区推动招商引资新机遇
2025-08-24
全球产业园区抗疫经济政策比较与招商引资新机遇
2025-08-24
全国股份转让系统落户北京金融街助力金融新引擎
2025-08-24
北京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20242025年度通州区马驹桥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暨复审工作方案
2024-06-25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规范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李桥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26
北京市顺义区张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8
北京市顺义区木林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
2024-01-10
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4-01-02
通州区永顺镇规范村级集体企业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2023-12-29
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人民政府辅助执法人员管理办法(暂行)
2023-11-29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编制说明
2021-11-01
北京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北京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